⒈ 习俗。
英common practice custom;
⒈ 犹风尚。
引宋 曾巩 《送江任序》:“至则宫庐、器械、被服、饮食之具,土风、气候之宜,与夫人民謡俗、语言、习尚之务,其变难遵而其情难得也。”清 顾炎武 《日知录·骑》:“古公 之国,邻于 戎 翟,其习尚有相同者。”鲁迅 《且介亭杂文二集·<死魂灵百图>小引》:“这是那时 俄国 文艺家的习尚:总喜欢带点教训的。”
⒉ 犹崇尚。
引宋 司马光 《论风俗札子》:“窃见近岁公卿大夫,好为高奇之论,喜诵 老庄 之言,流及科场亦相习尚。”明 胡应麟 《少室山房笔丛·九流绪论上》:“道家习尚玄虚,蔑弃礼教。”
⒈ 一地长期形成的习俗风尚。
例如:「所谓入境随俗,咱们既然来到此地,就该懂得此地的习尚。」
1.哀伤。
1.低湿的原野。
1.指西方。
1.向西去。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故称上。 2.入门左首的位置。古代尊右卑左﹐主人迎宾﹐先据左位﹐表示尊重。
1.筵席之上首。 2.指筵席上。 3.指儒学。
1.犹好尚。
1.《书.酒诰》:"民罔不衋伤心。"本谓衋然伤痛﹐后指悲伤﹐悲痛。
习尚的意思解释、习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