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é fú  ]
  • ㄜˊ ㄈㄨˊ
  • JTR WDY

蛾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蛾服”。

⒉  俯身伏地,表示顺从。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蛾服”。俯身伏地,表示顺从。

清 林则徐 《鸦片奏案·附录祭文》:“始犹范彼狼奔,继即帖然蛾服。”
章炳麟 《安君颂》:“清 吏总督以下,皆蛾伏道周,如謁万乘。”

蛾伏(e fu)同音词

  • 1、阿附[ē fù ]

    〈书〉逢迎附和:~权贵。

  • 2、阿附[ē fù ]

    迎合附和:阿附权贵|曲身阿附。

  • 3、饿夫[è fū ]

    1.挨饿的人。

  • 4、蛾服[é fú ]

    1.见"蛾伏"。

  • 5、蛾附[é fù ]

    1.见"蛾傅"。

  • 6、蛾傅[é fù ]

    1.亦作"蛾附"。 2.如蚂蚁趋附。极言人多。

  • 7、额驸[é fù ]

    1.指驸马。清制,对公主﹑格格配偶的称号。固伦公主(皇后的女儿)丈夫称固伦额驸。其下又有郡主额驸﹑乡君额驸等。

  • 8、额赋[é fù ]

    1.额定的赋税。

  • 9、轭缚[è fù ]

    1.控制束缚。

  • 10、恶妇[è fù ]

    1. 坏女人。

蛾伏词语接龙

  • 1、1.谓埋伏武士或军队。
  • 2、1.以剑自刎。
  • 3、1.犹言殉节。指为维护某种事物或追求理想而死。
  • 4、1.下棋时失败的一方表示服输。
  • 5、1.埋伏的军队。
  • 6、1.暗藏的仇敌。
  • 7、1.亦作"伏臈"。 2.古代两种祭祀的名称。"伏"在夏季伏日,"腊"在农历十二月。 3.指伏祭和腊祭之日,或泛指节日。 4.借指生活或生活所需的物质资料。
  • 8、1.见"伏腊"。
  • 9、1.自认年老精力衰退。 2.旧传蝙蝠老后化为魁蛤,名伏老。
  • 10、1.犹言陪礼。
  • 11、1.见"伏枥"。
  • 12、1.尚未开发的物资﹑财源。
  • 13、1.亦作"伏历"。 2.马伏在槽上。指受人驯养。 3.喻指养育。 4.指蓄养在厩中的马匹。 5.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后用为壮志未酬,蛰居待时的典故。
  • 14、1.唐户部侍郎萧炅曾将"伏腊"误读为"伏猎"。后因以"伏猎"为大臣不学无文之典实。 2.见"伏猎侍郎"。
  • 15、1.亦作"伏苓"。即茯苓。菌类植物名。寄生于山林松根,状如块球。中医用以入药。 2.彗星的一种。
  • 16、1.见"伏灵"。
  • 17、1.潜藏在地下的水流,地下河流。 2.指水在地下流动。 3.比喻暗中流布。
  • 18、1.潜伏着的龙。比喻隐居待时的贤者。 2.指灶神。 3.阴阳家的禁忌日之一。
  • 19、1.暗道,隐秘的通路。
  • 20、1.三国魏邓艾的别号。
  • 21、1.沦落。
  • 22、1.埋伏。
  • 23、1.指文章中前后照应的线索。 2.中医学名词。脉象之一。其脉搏隐伏,重按推筋着骨始得,甚则伏而不见。常见于邪闭﹑厥证及剧痛。
  • 24、1.《易.同人》:"九三,伏戎于莽。"莽,丛生的草木。后以"伏莽"指军队埋伏在草莽中。亦指潜藏的寇盗。

蛾伏的相关查询

蛾伏的意思解释、蛾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