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ú liú  ]
  • ㄈㄨˊ ㄌ一ㄡˊ
  • WDY IYC
  • 名词

伏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在地面下的洞穴中或岩层裂缝中流动的水,潜伏地下的水流。

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清·梁启超《饮冰室合集·文集》

ground stream;

引证解释

⒈  潜藏在地下的水流,地下河流。

唐 戴叔伦 《下鼻渟泷》诗:“因随伏流出,忽与跳波隔。”
叶圣陶 《记金华的两个岩洞》:“这个瀑布不象一般瀑布,底下没有潭,落到洞底就成伏流,是 双龙洞 泉水的上游。”

⒉  指水在地下流动。

宋 鲁应龙 《闲窗括异志》:“古老相传云:此下通大海。岂海水伏流地中从此过耶?”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记·滇游日记十一》:“此处腾涌涧中,外至坞口,遂伏流不见。”
郑观应 《盛世危言·治河》:“河 水发源 崑崙 之墟,伏流数千里,涌出地上,滙为 星宿海,至 积石 流入 中国。”

⒊  比喻暗中流布。

瞿秋白 《政治运动与知识阶级》:“‘五四’精神伏流至此,自然复生。”

国语辞典

⒈  石灰岩分布区,地面上的河流,中途忽然流入岩洞,在地下流动,称为「伏流」。

英语翻译

hidden stream, ground stream

德语翻译

Rivière souterraine

伏流(fu liu)同音词

  • 1、扶留[fú liú ]

    1.植物名。藤属。叶可用与槟榔并食。实如桑椹而长,名蒟,可为酱。

  • 2、洑流[fù liú ]

    1.回漩的水流。 2.潜流;水潜流地下。

  • 3、浮留[fú liú ]

    1.扶?。藤名。

  • 4、负流[fù liú ]

    1.谓游水。

伏流词语接龙

  • 1、1.指事物的支流﹑尾梢。
  • 2、1.谓水势激湍腾沫。 2.飞溅的浪花。 3.谓口中流涎沫。 4.传布。
  • 3、1.流览。放眼随意观看。 2.转动目光。
  • 4、1.隋时对九品至一品官的通称。与流外相对而言。唐宋沿袭此制,吏部铨选亦有流内﹑流外之分。
  • 5、1.流行性脑膜炎的省称。
  • 6、①〈书〉指光阴:似水~。 ②迷信的人称一年的运道:~不利。
  • 7、1.亦作"流匄"。 2.流浪乞食的人。
  • 8、1.见"流丐"。
  • 9、1.流行性感冒的省称。
  • 10、1.流脂;流出油脂。 2.滋润土壤的雨水。借指恩泽。
  • 11、1.飘浮在水面上的桃梗。比喻飘泊不定的人生。
  • 12、1.周流观览。 2.泛观,约略地看。
  • 13、1.明清时朝廷派遣到川滇黔等少数民族地区的地方官。因其有一定任期,非世袭,非土著,有流动性,故称。
  • 14、1.流注;流入。
  • 15、〈书〉①光阴;岁月:~如箭ㄧ~易逝。 ②闪烁流动的光,特指月光。
  • 16、1.流氓。
  • 17、1.喻言辞层出不穷。
  • 18、1.流传的毒害。
  • 19、1.淌汗。从毛汗腺中分泌出大量汗液。 2.形容羞愧不安到极点。
  • 20、1.谓流水温和。
  • 21、1.辗转传闻;流播。 2.指传闻之事。
  • 22、1.回旋。
  • 23、1.同辈,同类。
  • 24、1.相沿而成的习俗。多含贬义。

伏流的相关查询

伏流的意思解释、伏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