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ǐ yǔ  ]
  • ㄉ一ˇ ㄩˇ
  • YQA YGK

诋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诋毁性的文字。

引证解释

⒈  指诋毁性的文字。

清 焦循 《忆书》五:“余始甚恚之,既而转以自省,悉以其詆语付诸火。”

诋语(di yu)同音词

  • 1、邸寓[dǐ yù ]

    1.府宅;寓所。

  • 2、敌与[dí yǔ ]

    1.敌国和盟国。

  • 3、底豫[dǐ yù ]

    1.谓得到欢乐。

  • 4、低语[dī yǔ ]

    1.低声说话。 2.指低声说的话。

  • 5、厎豫[dǐ yù ]

    1.得以欢乐。

  • 6、地榆[dì yú ]

    1.药用植物。中医以根入药,性微寒,功能凉血﹑止血。主治便血﹑血痢和妇女带下﹑血崩等。

  • 7、地舆[dì yú ]

    1.《淮南子.原道训》:"以地为舆,则无不载也。"地载万物,故比之以车舆,后因称大地为地舆。 2.地理学的旧名。

  • 8、地宇[dì yǔ ]

    1.指屋宇及其所占的地面。

  • 9、地狱[dì yù ]

    ①某些宗教认为恶人死后灵魂受苦受罚的地方。佛教认为人在生前做了坏事,死后就要堕入地狱。基督教则称不信仰耶稣的恶人于末日审判后在地狱受永罚。 ②比喻黑暗而危难的境地。

  • 10、地域[dì yù ]

    大面积的区域或范围:地域经济。

诋语词语接龙

  • 1、1.言谈议论。
  • 2、1.指口头或书面语言所包含的意义。
  • 3、1.说话的口音。 2.读书或说话的声音。
  • 4、1.笑语。 2.鸣叫。 3.句句。
  • 5、1.指太平天国后期特爵诸王嗣君以外各子所出的文告。
  • 6、1.语词的声音和意义的起源。
  • 7、1. 常言道。如: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吾幼以及人之幼”。——清·林觉民《与妻书》。
  • 8、1.语言学上指比语族小的语言系属。详"语系"。
  • 9、1.语言的情致。
  • 10、1.语言按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种类。
  • 11、1.即助词。语言中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
  • 12、1.语音转变。
  • 13、1.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系小比语支大的语言系属。如印欧语系可以分成印度﹑伊朗﹑斯拉夫﹑日耳曼﹑罗马等语族。
  • 14、1.语病。
  • 15、1.话别。
  • 16、1.谈论冰。寓见识为时地所限意。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17、1.话柄﹐谈笑资料。
  • 18、1.措辞的失当。
  • 19、1.谓谈说平常的事物。
  • 20、1.预言。
  • 21、①语言中的词、词组等成分。 ②文言虚字:字之为语词者,则无义可言。
  • 22、1.诉讼之辞。 2.文言虚字。
  • 23、1.交谈之间。 2.说话的层次。
  • 24、1.即语法。 2.典故之一类。指诗文中引用的有出典的语词。相对于"事典"而言。参见"事典"。

诋语的相关查询

诋语的意思解释、诋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