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说话结结巴巴。
⒉ 犹汲汲。勤奋不怠貌。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瞳人语》:“士人忸怩,吃吃而言曰:‘此长男妇也。’”鲁迅 《故事新编·理水》:“‘这这些些都是费话。’又一个学者吃吃的说,立刻把鼻尖胀得通红。”王西彦 《静水里的鱼》:“‘同,同志,’他吃吃地迎接着他们,‘你,你们……同,同,同志……’”
引唐 白居易 《代书一百韵寄微之》:“攻文朝吃吃,讲学夜孜孜。”
⒊ 形容笑声。
引《赵飞燕外传》:“帝昏夜拥 昭仪,居九成帐,笑吃吃不絶。”宋 范正敏 《遯斋闲览·人事》:“傅舍人 为太学博士,忽得肠痒之疾,至其剧时,往往对众失笑,吃吃不止。”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既而灭烛就寝,满室吃吃作笑声。”鲁迅 《野草·秋夜》:“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
1.犹豫。
1.庄重貌。
1.敦厚貌。一说﹐无知貌。 2.惑乱貌;纷扰貌。 3.象声词。
1.嘲笑貌。 2.敦厚貌。 3.喧扰貌;惑乱貌。
1.打骂。
1.繁盛貌;繁多貌。
1.传说中的赤色无角小龙(一说雌龙)。 2.比喻盘曲的松树。
1.皇宫中的台阶,因以赤色丹漆涂饰,故称。 2.借指朝廷。
1.象声词。形容撕纸声。
1.忧惧不安貌。
吃吃的意思解释、吃吃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