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亦作"吃笑"。 2.被耻笑。 3.谓耻笑。
1.挂心,介意。
1.亦作"吃虚"。 2.空无所获。唐孙棨《题刘泰娘舍》诗:"汉高新破咸阳后,英俊奔波遂吃虚。"清金农《怀人绝句》之十三:"春城弦管春如海,多少蛾眉笑吃虚。"一说,吃虚即今言吃亏。
1.亦作"吃血"。 2.饮血酒。旧时苗族订盟仪式。
1.泛指吃﹑穿等生活资料和费用。
1.(船只)载重量。
1.吃喝。
1.形容发言不连续﹑不流畅,说话吞吞吐吐的样子。
1.谓食物味道好,可口。 2.容易吃。 3.可以吃。
1.方言。谓烧熟或煮熟吃掉。 2.象声词。形容喘粗气的声音。
1.口吃;言语不顺利。蹇,通"謇"。
1.见"謇吃"。
1.方言。喻指专吃白食的人。
1.不在乎,没关系。
1. 龋齿(qǔchǐ)。
1.非法活动中的一方用威协﹑武力等强制手段来欺压另一方。
1.指用字多双声的诗。
1.谓女子尚末受聘,没有订婚。旧时男女订婚,男方须送茶作为聘礼之一。
白吃别人的饭,光吃饭不工作,吃东西不付钱,也指不务正业专靠讹诈为生。
身体向前跌倒的姿势(含嘲笑意):摔了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