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èi yǔ  ]
  • ㄨㄟˋ ㄩˇ
  • YLE YGK
  • 名词

谓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句子的一种成分,其作用是陈述主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大多数句子常有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谓语就是谓语部分里主要的词。例如在“他说起来没完”里,“说起来没完”是谓语部分,“说”是谓语。

predicate;

引证解释

⒈  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怎样或者是什么的句子成分。一般的句子都包括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谓语部分里的主要的词是谓语。经常用作谓语的是动词和形容词。

国语辞典

⒈  句法中说明主语的性质或状态的描写语。如「鸟飞」中的「飞」。

谓语(wei yu)同音词

  • 1、危语[wēi yǔ ]

    1.使人害怕的话。

  • 2、煨芋[wēi yù ]

    1.唐衡岳寺有僧,性懒而食残,自号懒残。李泌异之,夜半往见。时懒残拨火煨芋。见泌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见《宋高僧传》卷十九﹑《邺侯外传》。后因以"煨芋"为典,多指方外之遇。

  • 3、伟誉[wěi yù ]

    1.美名。

  • 4、违谕[wéi yù ]

    1.违背上谕。

  • 5、违裕[wéi yù ]

    1.犹违豫。

  • 6、违豫[wéi yù ]

    1.帝王有病的讳称。

  • 7、慰喻[wèi yù ]

    1.亦作"慰谕"。 2.抚慰;宽慰晓喻。 3.谓解释宽慰。

  • 8、威纡[wēi yū ]

    1.绵延曲折貌。

  • 9、威狱[wēi yù ]

    1.牢狱。

  • 10、威裕[wēi yù ]

    1.威严和宽仁。

谓语词语接龙

  • 1、1.言谈议论。
  • 2、1.指口头或书面语言所包含的意义。
  • 3、1.说话的口音。 2.读书或说话的声音。
  • 4、1.笑语。 2.鸣叫。 3.句句。
  • 5、1.指太平天国后期特爵诸王嗣君以外各子所出的文告。
  • 6、1.语词的声音和意义的起源。
  • 7、1. 常言道。如: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吾幼以及人之幼”。——清·林觉民《与妻书》。
  • 8、1.语言学上指比语族小的语言系属。详"语系"。
  • 9、1.语言的情致。
  • 10、1.语言按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种类。
  • 11、1.即助词。语言中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
  • 12、1.语音转变。
  • 13、1.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系小比语支大的语言系属。如印欧语系可以分成印度﹑伊朗﹑斯拉夫﹑日耳曼﹑罗马等语族。
  • 14、1.语病。
  • 15、1.话别。
  • 16、1.谈论冰。寓见识为时地所限意。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17、1.话柄﹐谈笑资料。
  • 18、1.措辞的失当。
  • 19、1.谓谈说平常的事物。
  • 20、1.预言。
  • 21、①语言中的词、词组等成分。 ②文言虚字:字之为语词者,则无义可言。
  • 22、1.诉讼之辞。 2.文言虚字。
  • 23、1.交谈之间。 2.说话的层次。
  • 24、1.即语法。 2.典故之一类。指诗文中引用的有出典的语词。相对于"事典"而言。参见"事典"。

谓语的相关查询

谓语的意思解释、谓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