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ǔ yǔ  ]
  • ㄌㄨˇ ㄩˇ
  • QGJ YGK

鲁语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宋时蜀人用以称中原语音。

⒉  指《论语》。

引证解释

⒈  宋 时 蜀 人用以称中原语音。

宋 范成大 《丙申元日安福寺礼塔》诗:“耳畔逢人无鲁语,鬢边随我是 吴 霜。”
自注:“蜀 人乡音极难解,其为 京洛 音,輒谓之‘虏语’。或是僭伪时以中国自居,循习至今不改也,既又讳之,改作‘鲁语’。”
宋 范成大 《送同年朱师古》诗:“遥知梦境尚京尘,哑咤满船闻鲁语。”
自注:“蜀 人以中原语音为鲁语。”

⒉  指《论语》。按,《论语·学而》有“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之说。

金 王若虚 《王氏先茔之碑》:“追远之説, 鲁 语存焉。”

鲁语(lu yu)同音词

  • 1、路隅[lù yú ]

    1.路边。

  • 2、路舆[lù yú ]

    1.即路车。

  • 3、路遇[lù yù ]

    1.途中相遇。

  • 4、漉鱼[lù yú ]

    1.捕鱼。

  • 5、戮余[lù yú ]

    1.谓幸免于刑戮的罪人。

  • 6、鲁鱼[lǔ yú ]

    1."鲁""鱼"两字相混。指抄写刊印中的文字讹误。

  • 7、露雨[lù yǔ ]

    1.露和雨。喻恩泽。

  • 8、庐宇[lú yǔ ]

    1.房屋。

  • 9、鹿鱼[lù yú ]

    1.传说中的鱼名。

  • 10、鹿玉[lù yù ]

    1.鹿角下端坚如玉,故名。

鲁语词语接龙

  • 1、1.言谈议论。
  • 2、1.指口头或书面语言所包含的意义。
  • 3、1.说话的口音。 2.读书或说话的声音。
  • 4、1.笑语。 2.鸣叫。 3.句句。
  • 5、1.指太平天国后期特爵诸王嗣君以外各子所出的文告。
  • 6、1.语词的声音和意义的起源。
  • 7、1. 常言道。如: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吾幼以及人之幼”。——清·林觉民《与妻书》。
  • 8、1.语言学上指比语族小的语言系属。详"语系"。
  • 9、1.语言的情致。
  • 10、1.语言按语音﹑词汇和语法特征﹑性质的不同而划分的种类。
  • 11、1.即助词。语言中不表示实在意义的虚词。
  • 12、1.语音转变。
  • 13、1.依谱系分类法分出的比语系小比语支大的语言系属。如印欧语系可以分成印度﹑伊朗﹑斯拉夫﹑日耳曼﹑罗马等语族。
  • 14、1.语病。
  • 15、1.话别。
  • 16、1.谈论冰。寓见识为时地所限意。语本《庄子.秋水》﹕"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
  • 17、1.话柄﹐谈笑资料。
  • 18、1.措辞的失当。
  • 19、1.谓谈说平常的事物。
  • 20、1.预言。
  • 21、①语言中的词、词组等成分。 ②文言虚字:字之为语词者,则无义可言。
  • 22、1.诉讼之辞。 2.文言虚字。
  • 23、1.交谈之间。 2.说话的层次。
  • 24、1.即语法。 2.典故之一类。指诗文中引用的有出典的语词。相对于"事典"而言。参见"事典"。

鲁语的相关查询

鲁语的意思解释、鲁语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