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ǔ lì  ]
  • ㄨˇ ㄌ一ˋ
  • GG WGQ

五例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指《春秋》在行文上隐寓褒贬的五种体例。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见晋·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

引证解释

⒈  指《春秋》在行文上隐寓褒贬的五种体例。即微而显,志而晦,婉而成章,尽而不污,惩恶而劝善。见 晋 杜预 《春秋经传集解序》。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徵圣》:“五例微辞以婉晦,此隐义以藏用也。”

五例(wu li)同音词

  • 1、五礼[wǔ lǐ ]

    1.指公﹑侯﹑伯﹑子﹑男五等诸侯朝聘之礼。 2.古代的五种礼制。即吉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

  • 2、五力[wǔ lì ]

    1.佛教语。五种力。三十七道品中的一类概念。由于信等五根的增长所产生的五种能破除障碍,得到解脱的力量,即信力﹑精进力﹑念力﹑定力和慧力。 2.佛教语。五种力。指定力﹑通力﹑借识力﹑大愿力和法威德力。此五种力"不可思议"﹑"不能遮止",故谓五力不可到。 3.佛教语。五种力。五种扰乱修行的魔力。即色﹑声﹑香﹑味﹑触五尘。

  • 3、五吏[wǔ lì ]

    1.上古军队中的五种文官。

  • 4、五利[wǔ lì ]

    1.五种利益﹑好处。 2.战时随机应变的五项原则。 3.汉方士栾大的称号。

  • 5、五隶[wǔ lì ]

    1.指周代的五种奴隶。

  • 6、武力[wǔ lì ]

    1.武卒。 2.军事力量。 3.勇力。 4.强暴的力量。

  • 7、武厉[wǔ lì ]

    1.威武勇猛。

  • 8、武吏[wǔ lì ]

    1.指军职官员。

  • 9、无礼[wú lǐ ]

    1.不循礼法;没有礼貌。

  • 10、无里[wú lǐ ]

    1.见"无俚"。

五例词语接龙

  • 1、1.成例,旧例。 2.典型案件。
  • 2、1.按常规执行公务。
  • 3、1.按类分列。
  • 4、1.谓循例召臣下问对。
  • 5、1.循例封官。指朝廷推恩把官爵授给官员在世的父祖辈。详"例授"。
  • 6、1.清代科举制度中贡入国子监的生员之一种。因为不由考选而由生员援例捐纳,故称例贡,不算正途。 2.按规定旧例进贡。
  • 7、①沿袭下来一贯实行的规矩;惯例。 ②旧时指按照惯例给的钱物:交~。 ③法例规章。
  • 8、1.犹例言。 2.附有实例的评论。
  • 9、按照规定定期举行的会。
  • 10、1.谓连类而及。
  • 11、①依照规定放的假,如元旦、春节、五一、国庆等。 ②婉辞,指月经或月经期。
  • 12、1.监生名目之一。明清时,由援例捐纳取得监生资格的称为例监,亦称捐监。
  • 13、〈书〉法规明令禁止的事情:有干~。
  • 14、1.拘于陈例。
  • 15、1.提出若干有代表性的事物而逐一罗列。
  • 16、用来作为例子的句子。
  • 17、1.按常规征收的税赋。
  • 18、1.循例应配给的马匹。
  • 19、举例用语,放在所举的例子前面,表示下面就是例子:田径运动的项目很多,~跳高、跳远、百米赛跑等。
  • 20、1.科举制度中生员名目之一。清康熙时,因筹饷而特许由捐纳取得府﹑州﹑县学的生员资格。此种生员称为例生或饷生,不久停止。
  • 21、1.循例授官。清制封典,朝廷按照定例授予官爵:授给本身者为例授;因推恩而授给本人曾祖父母﹑祖父母﹑父母及妻之存者为例封,其殁者为例赠。参阅《清会典.吏部.验封清吏司》。
  • 22、说明某一定理或定律时用来做例子的问题。
  • 23、①在一般的规律、规定之外:大家都得遵守规定,谁也不能~。 ②在一般的规律、规定之外的情况:一般讲,纬度越高,气温越低,但也有~。
  • 24、1.按规定发给的钱物。

五例的相关查询

五例的意思解释、五例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