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án xiānɡ  ]
  • ㄌ一ㄢˊ ㄒ一ㄤ
  • NWYC TJF

怜香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喜爱花香。亦以喻对女性的怜爱。

引证解释

⒈  喜爱花香。亦以喻对女性的怜爱。

唐 徐夤 《蝴蝶》诗:“防患每忧鸡雀口,怜香偏遶綺罗衣。”
清 李渔 《蜃中楼·双订》:“看他怜香至性,惜玉真情,料不把虚言相誑。”

国语辞典

⒈  爱护女子。

明·李玉《占花魁·第二三出》:「怜香多款曲,惜玉言墐驰。」

怜香(lian xiang)同音词

  • 1、脸相[liǎn xiānɡ ]

    1.相貌;面部的表情。

  • 2、莲像[lián xiànɡ ]

    1.坐于莲花座上的佛像。

  • 3、连相[lián xiānɡ ]

    1.见"连厢"。

  • 4、连厢[lián xiānɡ ]

    1.亦作"连相"。 2.杂耍名。源于金代乐曲《连厢词》。表演时,除有琵琶笙笛及锣鼓等乐器外,常以四人各持竹杆,竹杆两头各嵌直径寸许的小铜钹,或制钱十馀枚,用以击节,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不断打出清脆的响声,故亦称"打连厢"。

  • 5、连响[lián xiǎnɡ ]

    1.犹连声。

  • 6、连想[lián xiǎnɡ ]

    1.犹联想。

  • 7、连向[lián xiànɡ ]

    1.方言。紧接着;连忙。

  • 8、奁箱[lián xiānɡ ]

    1.嫁妆。

  • 9、练祥[liàn xiánɡ ]

    1.小祥与大祥。均古代祭礼。

  • 10、练饷[liàn xiǎnɡ ]

    1.明末为练兵所需军饷而征收的一种苛税。崇祯十二年下令抽练边兵和加练民兵,于是加征田赋每亩练饷银一分,全国共征收七百三十万两。与辽饷﹑剿饷当时并称为"三饷"。见《明史.食货志二》。 2.清代练兵的军需费用。

怜香词语接龙

  • 1、1.犹美名。
  • 2、1.香茶。
  • 3、1.指线香等的粉末。
  • 4、1.带香味的墨。
  • 5、1.指散发香气的木材。因芳香质坚而名贵。
  • 6、1.楠树。有香气,因称。
  • 7、1.盛香料的小囊。佩于身或悬于帐以为饰物。 2.有香味的取暖器。 3.借指荔枝。 4.指麝的藏香器官。
  • 8、1.芳香的泥土。
  • 9、1.狻猊形的香炉。
  • 10、1.形容女子的肌肤芬香滑腻。 2.指女子身上的污垢。 3.形容味香,滑溜。
  • 11、1.指帝王后妃所乘之车。
  • 12、1.一种味香的糯米。 2.指以香糯米酿的酒。
  • 13、1.即盘香。
  • 14、1.焚香用具。 2.女子发髻的美称。
  • 15、1.美酒。
  • 16、1.焚香之盆。旧时百姓顶此盆焚香迎劳王师。
  • 17、1.嗜香的癖好。 2.喜欢进香礼佛。
  • 18、1.指散落的花瓣。 2.花茶。用茉莉﹑珠兰等香花熏制过的茶叶。
  • 19、1.华美的屏风。
  • 20、1.南宋酒楼以小炉炷香为供的老妇。
  • 21、1.卖香烛的店铺。
  • 22、俗称“蒲草”。单子叶植物,香蒲科。多年生草本。地下有横生根状茎。叶狭长。花小,像蜡烛。多长在河滩和池沼内。产于中国东北和华北等地。嫩芽叫“蒲菜”,可食用。根状茎能酿酒。叶子可以编蒲包、蒲席、扇子等。花粉入药,能消炎止血。
  • 23、1.称供祭祀用的粱。 2.指豆秸。
  • 24、1.美女的坐骑。

怜香的相关查询

怜香的意思解释、怜香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