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ián xiǎnɡ  ]
  • ㄌ一ㄢˊ ㄒ一ㄤˇ
  • LP KTM

连响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犹连声。

引证解释

⒈  犹连声。参见“连声”。

《后汉书·卓茂传论》:“建武 之初,雄豪方扰,虓呼者连响,婴城者相望。”

连响(lian xiang)同音词

  • 1、怜香[lián xiānɡ ]

    1.喜爱花香。亦以喻对女性的怜爱。

  • 2、脸相[liǎn xiānɡ ]

    1.相貌;面部的表情。

  • 3、莲像[lián xiànɡ ]

    1.坐于莲花座上的佛像。

  • 4、连相[lián xiānɡ ]

    1.见"连厢"。

  • 5、连厢[lián xiānɡ ]

    1.亦作"连相"。 2.杂耍名。源于金代乐曲《连厢词》。表演时,除有琵琶笙笛及锣鼓等乐器外,常以四人各持竹杆,竹杆两头各嵌直径寸许的小铜钹,或制钱十馀枚,用以击节,并敲击身体四肢﹑肩﹑背各部,不断打出清脆的响声,故亦称"打连厢"。

  • 6、连想[lián xiǎnɡ ]

    1.犹联想。

  • 7、连向[lián xiànɡ ]

    1.方言。紧接着;连忙。

  • 8、奁箱[lián xiānɡ ]

    1.嫁妆。

  • 9、练祥[liàn xiánɡ ]

    1.小祥与大祥。均古代祭礼。

  • 10、练饷[liàn xiǎnɡ ]

    1.明末为练兵所需军饷而征收的一种苛税。崇祯十二年下令抽练边兵和加练民兵,于是加征田赋每亩练饷银一分,全国共征收七百三十万两。与辽饷﹑剿饷当时并称为"三饷"。见《明史.食货志二》。 2.清代练兵的军需费用。

连响词语接龙

  • 1、1.见"响版"。
  • 2、1.亦作"响板"。 2.乐器。以石制成,寺观或家中设于殿前堂上作传呼之用。
  • 3、1.谓应报之速如回声。
  • 4、1.骡马等动物鼻子里发出响声叫打响鼻儿。
  • 5、1.使劲甩鞭子发出很响的声音。如:响鞭阵阵。2.[方]∶炮竹,鞭炮。
  • 6、1.击掌作声以示热烈响应。
  • 7、1.旧时迷信,据说听别人讲话可卜吉凶,谓之"响卜"。一般在除夕夜进行。
  • 8、1.元代发行纸币,称为钞,故俗称现银和铜钱为"响钞"。
  • 9、1.响应;应答。
  • 10、1. 引导走一条难行的或陌生的道路的人。
  • 11、1.响声振动。 2.动静;声响。 3.指奏乐。
  • 12、1.名声污浊。
  • 13、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强弱的程度。乐音的特性之一。与声强和频率等有关。当声强增大时响度也增大,反之亦然。
  • 14、1. [方]∶响声。如:听不见响儿了。
  • 15、1.回教信徒对传说中唐时粤东伊斯兰教教主墓的称呼。
  • 16、1.响应归附。
  • 17、1.响应奔赴。
  • 18、1.犹震惊。
  • 19、1.乐声谐和。比喻相处和睦。 2.响应聚合。
  • 20、1.应声相和。
  • 21、1.乐器名。
  • 22、1.犹言财运亨通。
  • 23、1.响应聚集。
  • 24、1.即鸣镝。古称嚆矢。射时发出响声的箭。

连响的相关查询

连响的意思解释、连响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