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ù chí  ]
  • ㄩˋ ㄔˊ
  • GY IBN

玉池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沼泽名。仙池。池沼美称。裱褙书画用语。指书画卷首贴绫的地方。道教语。指口。

引证解释

⒈  沼泽名。

《文选·张衡<南都赋>》:“於其陂泽,则有 钳卢、玉池、赭阳、东陂。贮水渟洿,亘望无涯。”
李周翰 注:“皆陂泽名。”

⒉  仙池。

晋 傅玄 《拟楚篇》:“登 崑崙,漱玉池。”
南朝 梁 江淹 《杂体诗·效嵇康<言志>》:“朝食琅玕实,夕饮玉池津。”

⒊  池沼美称。

南朝 宋 鲍照 《学刘公干体》诗之四:“彪炳此金塘,藻耀君玉池。”
宋 欧阳修 《荷叶》诗:“採掇本芳陂,移根向玉池。”

⒋  道教语。指口。肥,指积聚的唾液。

《黄庭外景经·上部经》:“玉池清水灌灵根。”
务成子 注:“口为玉池太和宫。”
宋 苏轼 《菜羹赋》:“登盘盂而荐之,具匕筴而晨飱;助生肥於玉池,与五鼎其齐珍。”
宋 陆游 《亲旧见过多贺强健戏作此篇》诗:“偶向人间脱骇机,玉池中夜自生肥。”

⒌  裱褙书画用语。指书画卷首贴绫的地方。

明 陶宗仪 《辍耕录·兰亭集刻》:“《兰亭》一百一十七刻,装褫作十册,乃 宋理宗 内府所藏,每版有内府图书鈐缝玉池上。”
明 杨慎 《丹铅总录·珍宝》:“古装裱卷轴之引首后,以綾帖褚曰贉…… 唐 人谓之玉池。”

玉池(yu chi)同音词

  • 1、齵齿[yú chǐ ]

    1.牙齿参差不齐。

  • 2、尉迟[yù chí ]

    1.复姓。唐有尉迟敬德。见两《唐书》本传。 2.古代于阗王姓。和阗语vi?a'(梵语vijaya﹐vijita)音译。

  • 3、尉迟[yù chí ]

    复姓。唐代有尉迟敬德。

  • 4、玉螭[yù chī ]

    1.玉雕的龙。亦指龙形的雕饰。 2.骏马的美称。

  • 5、玉墀[yù chí ]

    1.宫殿前的石阶。亦借指朝廷。 2.台阶的美称。

  • 6、玉尺[yù chǐ ]

    1.玉制的尺。 2.借指选拔人才和评价诗文的标准。 3.尺的美称。 4.比喻鱼。

  • 7、玉齿[yù chǐ ]

    1.形容洁白美丽的牙齿。 2.借指口。

  • 8、玉豉[yù chǐ ]

    1.中药地榆的别名。

  • 9、玉勅[yù chì ]

    1.天帝的命令。

  • 10、鱼池[yú chí ]

    1.养鱼的池塘。

玉池词语接龙

  • 1、1.见"池杉"。
  • 2、1.池中的小块陆地。
  • 3、1.凤池。在禁苑中。魏晋南北朝设中书省于禁苑中,故借指中书省。唐代宰相称"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故诗文中又以称宰相。 2.喻池边竹。
  • 4、1.借指丧车。池,棺饰;绋,挽索。
  • 5、1.借指灵车。池,棺饰;綍,引柩大索。
  • 6、1.池塘边。
  • 7、1.池苑楼阁。
  • 8、1.池苑楼观。
  • 9、1.见"池馆"。
  • 10、1.古代掘土筑城,城下之地,有水称池,无水称隍。因以"池隍"借指城市。
  • 11、1.池塘。
  • 12、1.《三辅黄图.池沼》:"武帝初穿池得黑土。帝问东方朔,东方朔曰:'西域胡人知。'乃问胡人,胡人曰:'劫烧之余灰也。'"后因以"池灰"指兵火毁坏后的残迹。
  • 13、1.谓池水明净如镜。
  • 14、1.指池中鱼类。
  • 15、1.屋檐接水的长槽。溜,通"溜"。
  • 16、1.池边柳树。 2.借指丧车。池,古代饰棺象征重溜的编竹;柳,古代饰棺的帷盖。
  • 17、1.鸟名。体长一般四十--五十厘米。活动于湖沼﹑稻田一带。冬季多单独生活。迁徙和生殖期常组成大群,营巢高树,食鱼类﹑蛙类及水生软体动物和水生昆虫。北方及华中主要为夏候鸟,南方为留鸟。背上蓑羽,可供装饰用。
  • 18、1.指古代学宫的门。因学宫东西南门前有池,故称。
  • 19、1.池塘上的水泡。
  • 20、1.池边。
  • 21、1.谓园中水池。
  • 22、1.池塘的岸阶。
  • 23、1.亦作"池壍"。 2.护城河。
  • 24、1.见"池堑"。

玉池的相关查询

玉池的意思解释、玉池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