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ōnɡ fǔ  ]
  • ㄍㄨㄥ ㄈㄨˇ
  • PK OW

宫府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帝王宫廷与官署的合称。

⒉  古官名。掌库廪、饮食、奴仆等事。原名家令,唐龙朔二年,改家令寺为宫府寺,家令为宫府大夫。咸亨初复旧。见《通典·职官十二》。

引证解释

⒈  帝王宫廷与官署的合称。

《后汉书·光武帝纪上》:“更始 将北都 洛阳,以 光武 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
南朝 宋 颜延之 《自陈表》:“臣班叨首卿,位尸封典,肃祇朝校,尚恧匪任,而陵庙众事,有以疾怠,宫府覲慰,转闕躬亲。”
《南齐书·刘绘传》:“时 豫章王嶷 与 文惠太子 以年秩不同,物论谓宫府有疑, 绘 苦求外出,为 南康 相。”
《宋史·毕士安传》:“时近臣有怙势强取民间定婚女,其家诉於府, 士安 因对奏,还之。宫府常从为廷职者,每授任於外,必令 士安 戒勗。”
《三国演义》第六回:“卓 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

⒉  古官名。掌库廪、饮食、奴仆等事。原名家令, 唐 龙朔 二年,改家令寺为宫府寺,家令为宫府大夫。 咸亨 初复旧。见《通典·职官十二》。

国语辞典

⒈  皇宫官府。

《后汉书·卷一·光武帝纪上》:「更始将北都洛阳,以光武行司隶校尉,使前整修宫府。」

宫府(gong fu)同音词

  • 1、宫服[ɡōnɡ fú ]

    1.后妃等所穿的礼服。用以表示不同品级。

  • 2、宫妇[ɡōnɡ fù ]

    1.君王的姬妾。

  • 3、宫傅[ɡōnɡ fù ]

    1.太子太傅的略称。

  • 4、功服[ɡōnɡ fú ]

    1.古代丧服名,大功,小功的统称。因斩衰﹑齐衰用粗麻布,功服用熟麻布,故名。

  • 5、公夫[ɡōnɡ fū ]

    1.官方征用的役夫。

  • 6、公服[ɡōnɡ fú ]

    1.旧时官吏的制服。

  • 7、公符[ɡōnɡ fú ]

    1.官方的凭证。

  • 8、公甫[ɡōnɡ fǔ ]

    1.见"公父"。

  • 9、公府[ɡōnɡ fǔ ]

    1.君主之府。 2.三公之府。 3.官府。 4.宅第的尊称。

  • 10、公辅[ɡōnɡ fǔ ]

    1.古代三公﹑四辅﹐均为天子之佐。借指宰相一类的大臣。

宫府词语接龙

  • 1、1.胸中的底蕴。
  • 2、1.晋南北朝时,诸王﹑三公及将军开府者,得自委任属官,其授官之辞书于板上,故开府者授官称"府板"。
  • 3、1.称他人家书的敬词。
  • 4、1.魏晋至隋唐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 2.一种兵制名称。详"府兵制"。
  • 5、1.古时指国家的仓库。
  • 6、1.旧时国家储存文书﹑财物之所。亦指贮藏的财物。 2.腑脏。五脏六腑的总称。府,通"腑",藏,通"脏"。
  • 7、1.指府署的一个部门。 2.指府署的僚属。
  • 8、1.指明清知府衙门的差役。
  • 9、1.官署;王府。 2.指公府的厅堂。
  • 10、1.太守的属官。 2.汉代西域各国王室的行政首长。 3.明代顺天﹑应天二府,清代顺天﹑奉天二府皆置府丞,为府尹副职。又明代詹事府﹑清代宗人府等亦有府丞。
  • 11、旧时指府一级的行政机构所在的城市。
  • 12、一种平纹棉织品,质地细密平滑,有光泽,多用来做衬衣。
  • 13、1.知府的佐贰官,如同知﹑通判。宋赵与时《宾退录》卷一:"三司副使曰簉,通判曰倅……簉﹑倅皆副贰之称。"
  • 14、府第。
  • 15、贵族官僚或大地主的住宅。
  • 16、1.六朝称府署幕僚为府端。
  • 17、1.府。
  • 18、1.宋时显贵邸宅中的侍从。干,干办。
  • 19、1.六朝时王府僚属称其主为府公;唐﹑五代时,官府幕僚沿旧习,称节度使﹑观察使为府公。 2.泛称府﹑州级的长官。
  • 20、1.官职。 2.州府的长官。
  • 21、1.官署;官舍。
  • 22、1.即王府。诸王受有封国,故称王府为府国。
  • 23、1.官员的加衔。所加衔大多是比本职高的中央官员的名号。
  • 24、1.军户的一种。指北魏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

宫府的相关查询

宫府的意思解释、宫府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