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ǔ hù  ]
  • ㄈㄨˇ ㄏㄨˋ
  • OW YNE

府户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军户的一种。指北魏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

引证解释

⒈  军户的一种。指 北魏 时隶属于军府、世代执兵役的人户。

《北齐书·魏兰根传》:“缘边诸镇,控摄长远,昔时初置,地广人稀,或徵发中原强宗子弟,或国之肺腑,寄以爪牙。中年以来,有司乖实,号曰府户,役同廝养……宜改镇立州,分置郡县,凡是府户,悉免为民。”
谷霁光 《府兵制度考释》第一章:“军府的户口,世执兵役,称为府户,也就是兵户。府户、兵户有的是被强征而来的,有的是被俘虏或坐罪而来,其地位低于一般农民。”

府户(fu hu)同音词

  • 1、扶护[fú hù ]

    1.扶持卫护;扶持护理。

  • 2、符虎[fú hǔ ]

    1.即铜虎符。汉制﹐朝廷授予郡守铜虎符﹑竹使符﹐后因以指州郡长官的职权。

  • 3、符扈[fú hù ]

    1.桔梗的别名。

  • 4、符蔰[fú hù ]

    1.见"符扈"。

  • 5、伏虎[fú hǔ ]

    ①制服猛虎,比喻战胜恶势力。 ②伏着的老虎。 ③也称“滚轮”。一种体育器械。由两个直径214厘米的圆轮构成。两轮间距65厘米,由六根横杠连接,并有踏板和把手环。可单人或双人做向前和侧向滚动练习。

  • 6、覆护[fù hù ]

    1.保护;庇佑。

  • 7、福祜[fú hù ]

    1.幸福;福气。 2.犹福佑。

  • 8、浮虎[fú hǔ ]

    1.《后汉书.儒林传上.刘昆》:"先是崤黾驿道多虎灾,行旅不通。昆为政三年,仁化大行,虎皆负子度河。"后以"浮虎"作为地方官为政仁德的典故。

  • 9、浮户[fú hù ]

    1.流动而无定籍的户口。

  • 10、辅护[fǔ hù ]

    1.辅佐卫护。

府户词语接龙

  • 1、1.户籍。因其上列乡贯,故称。
  • 2、1.门户关闭。 2.门扉。
  • 3、地方民政机关以户为单位登记本地区内居民的册子。转指作为本地区居民的身份。
  • 4、1.元代将人口按种族﹑宗教﹑职业等的区别,分为民户﹑站户﹑军户﹑匠户﹑冶金户﹑打捕户﹑姜户﹑维吾尔户﹑也里可温户等,称"诸色户计",亦省称"户计"。
  • 5、1.本家;同族。 2.犹人家。
  • 6、1.门槛。 2.引申为要害之处。
  • 7、1.汉代掌管宫门的官。
  • 8、1.自外关闭门户用的门栓。
  • 9、1.绝户。无子嗣。
  • 10、1. 每户平均。如:去年全队户均收入五百元。如:这个村子全年户均售猪八头多。
  • 11、1.即户税。
  • 12、①住户和人口,例如旧时称某一地有若干户,若干口。 ②户籍:报~ㄧ迁~。
  • 13、1.汉代主守卫宫门的官。户将的下属。
  • 14、1.见"户橉"。
  • 15、1.亦作"户辚"。 2.门限,门槛。
  • 16、1.宋代官府派民户养马以供军用的制度。庆历间试行于河北路。熙宁五年,王安石实行新法,遂行户马法﹑保马法。
  • 17、1.门户。 2.户计。
  • 18、1.家奴。
  • 19、1.户之品第。
  • 20、1.指照壁。
  • 21、1.门扇。
  • 22、1.户部侍郎的省称。
  • 23、1.门轴。亦谓门户。 2.指门闩。 3.比喻关键。
  • 24、1.按户征收的赋税。汉代除收人口税外,每户每年须出户赋二百钱。汉末曹操平袁绍,定每户征收绢二匹﹑绵二斤。北魏献文帝按民户资产多寡征税,唐宋亦采用之。

府户的相关查询

府户的意思解释、府户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