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ái máo  ]
  • ㄅㄞˊ ㄇㄠˊ
  • RRR ACN

白茅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白茆”。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茶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白茆”。植物名。多年生草本,花穗上密生白色柔毛,故名。古代常用以包裹祭品及分封诸侯,象征土地所在方位之土。

《易·大过》:“初六,藉用白茅,无咎。”
孔颖达 疏:“洁白之茅。”
《诗·召南·野有死麕》:“野有死麕,白茅包之。”
高亨 注:“白茅,一种草,洁白柔滑,古人常用它包裹肉类。”
汉 潘勗 《册魏公九锡文》:“锡君玄土,苴以白茅。”
唐 岑参 《至大梁却寄匡城主人》诗:“长风吹白茆,野火烧枯桑。”
明 李时珍 《本草纲目·草二·白茅》:“茅有白茅、菅茅、黄茅、香茅、芭茅数种,叶皆相似。白茅短小,三四月开白花成穗,结细实,其根甚长,白软如筋而有节,味甘,俗呼丝茅,可以苫盖及供祭祀苞苴之用。”

⒉  茶名。

宋 杨伯嵒 《臆乘·茶名》:“茶之所产,六经载之详矣。独异美之名未备…… 北苑 曰叶布絶品, 豫章 曰白露,曰白茅。”

国语辞典

⒈  植物名。禾本科白茅属,宿根草本。高一、二尺,叶丛生,有平行脉,叶鞘无毛。叶生之前,茎顶密生白色毛穗,圆锥花序。其根味甜,可入药。

英语翻译

cogon grass (Imperata cylindrica)​, used as thatching material in China and Indonesia

白茅(bai mao)同音词

  • 1、白毛[bái máo ]

    1.白色的毛。 2.指白发。 3.指白色霉菌。 4.茶名。

  • 2、白旄[bái máo ]

    1.古代的一种军旗。竿头以牦牛尾为饰﹐用以指挥全军。 2.喻出师征伐。

  • 3、白髦[bái máo ]

    1.见"白眊"。

  • 4、白茆[bái máo ]

    1.见"白茅"。

  • 5、白帽[bái mào ]

    1.即白纱帽。 2.白色帽子。 3.白布帽。旧时丧服。俗称白包头。 4.指回民。回族戴白包帽﹐故称。 5.现代医务﹑饮食等行业的工作帽。

白茅词语接龙

  • 1、1.亦作"茆庵"。 2.茅庐;草舍。
  • 2、1.古代的一种占卜方法。
  • 3、“白茅”的俗称。见“白茅”(1079页)。
  • 4、厕所。
  • 5、1.亦作"茆柴"。 2.见"茅柴酒"。
  • 6、1.茅舍,草屋。
  • 7、1.鸟名。猫头鹰。 2.古逸诗篇名。
  • 8、1.草盖的屋顶。谓简陋的居室。
  • 9、茅屋;泛指平民居所:绝顶一茅茨|身安茅茨。
  • 10、1.用茅草盖成的旅舍。言其简陋。
  • 11、殿1.草盖的殿堂。
  • 12、1.亦作"茆栋"。 2.茅屋。
  • 13、文学家。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人。积极参加五四新文化运动,参与组织文学研究会,并主编《小说月报》。1921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28年去日本。后与鲁迅等成立左联。建国后曾任文化部部长、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协主席。并主编《人民文学》。著有长篇小说《子夜》,中篇小说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短篇小说《春蚕》、《林家铺子》,散文集《白杨礼赞》等。有《茅盾全集》。
  • 14、茅厕。
  • 15、1.茅舍的门。
  • 16、1.指封土及其赋敛。
  • 17、1.用茅草做顶﹑椒泥涂壁的房屋。
  • 18、1.战国齐人,以敢谏见称。秦始皇母后私通嫪毐,毐以假父之尊专国事,骄纵为乱,始皇取而车裂之,迁太后于萯阳宫,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死者已二十七人,而茅焦犹冒死上谒,解衣伏质,喻以利害,始皇悟而赦之,迎太后归咸阳,尊焦为上卿。见汉刘向《说苑.正谏》。
  • 19、1.旄旌。杆端饰有旄牛尾的旗帜。茅,通"旄"。
  • 20、1.古摈相者习朝会之仪,束茅而列,以表位次。 2.茅束。
  • 21、1.指传说中在句容句曲山修道成仙的茅氏兄弟。
  • 22、厕所中的粪坑;也指厕所:茅坑里的石头--又臭又硬。
  • 23、明代散文家。字顺甫,号鹿门。归安(今浙江湖州)人。嘉靖年间进士。官至大名兵备副使,被诬免职,居家五十余年。为“唐宋派”代表作家之一。所选《唐宋八大家文钞》对后世有很大影响。有《茅鹿门集》。
  • 24、1.亦作"茆寮"。 2.草屋;茅草棚。

白茅的相关查询

白茅的意思解释、白茅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