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áo jīnɡ  ]
  • ㄇㄠˊ ㄐ一ㄥ
  • ACN YTTG

茅旌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旄旌。杆端饰有旄牛尾的旗帜。茅,通“旄”。

引证解释

⒈  旄旌。杆端饰有旄牛尾的旗帜。茅,通“旄”。

《公羊传·宣公十二年》:“﹝ 楚 ﹞ 庄王 伐 郑 …… 郑伯 肉袒,左执茅旌,右执鸞刀,以逆 庄王。”
何休 注:“茅旌,祀宗庙所用,迎道神指护祭者。”
王引之 《经义述闻·春秋公羊传》:“茅当读为旄,旄正字也,茅借字也。盖旌之饰或以羽,或以旄……其用旄者,则谓之旄旌矣。”

茅旌(mao jing)同音词

  • 1、貌敬[mào jìnɡ ]

    1.谓容貌恭敬。 2.谓肃然起敬。

  • 2、懋敬[mào jìnɡ ]

    1.勉励戒慎。

  • 3、昴精[mǎo jīnɡ ]

    1.昴宿的精灵。用以称颂显贵。

  • 4、猫睛[māo jīnɡ ]

    1.亦称"猫睛石"。 2.具幻光性的金绿宝石亚种,表面具有猫儿眼睛中所见的垂直闪光亮带。是著名的装饰宝石。

  • 5、猫精[māo jīnɡ ]

    1.对爱猫成癖者的戏称。 2.即猫睛石。

  • 6、帽镜[mào jìnɡ ]

    1.置于几案上,可照出人头面的镜子。

  • 7、旄旌[máo jīnɡ ]

    1.古代祭祀时执以导神之物。旄﹐通"茅"。

茅旌词语接龙

  • 1、1.车马的饰物。旌﹐车的旗饰;繁﹐马缨。
  • 2、1.旌旗和车盖。
  • 3、1.见"旌竿"。
  • 4、竿1.亦作"旌干"。 2.旗竿。
  • 5、1.亦作"旍弓"。 2.征聘贤士的旌旗和弓。语本《孟子.万章下》:"﹝招﹞大夫以旌。"
  • 6、1.古代用以规谏帝王的旌旗和谏鼓。语本《大戴礼记.保傅》:"有进善之旍……有敢谏之鼓。" 2.旌旗和战鼓。
  • 7、1.旌旗。罕﹐旗名﹐帝王所用。
  • 8、①帅旗。用羽装饰的军旗,用以指挥军队:破敌军夺其旌麾。 ②借指军队或军旅之事:奉辞伐罪,旌麾南指。
  • 9、1.旌旗与棨戟。用作官员出行的仪仗。 2.借指贵官。
  • 10、1.褒扬嘉奖。
  • 11、1.旌旗与铠甲。
  • 12、1.表彰选拔。
  • 13、1.表彰奖赏。
  • 14、①古代使者所持之节:途用旌节。 ②指旌与节。唐时赐节度使的仪仗:将军发白马,旌节渡黄河。
  • 15、1.表彰举荐。
  • 16、1.泛指旗帜。
  • 17、1.褒奖慰劳。
  • 18、1.亦作"旌斿"。 2.旌旗。
  • 19、1.表彰叙录。
  • 20、1.旌表门闾。旧时朝廷对所谓忠孝节义的人﹐赐给匾额﹐挂于门廷之上﹐或树立牌坊﹐以示表彰。
  • 21、1.军中用以指挥的旗子。 2.泛指旗帜。 3.借指官兵。
  • 22、1.古代帝王出行﹐张帷幕为行宫﹐宫前树旌旗为门﹐称旌门。 2.犹旌闾。
  • 23、1.精密。旌﹐通"精"。
  • 24、1.旧时灵柩前书写死者姓名官衔的旗幡。又称铭旌。

茅旌的相关查询

茅旌的意思解释、茅旌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