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áo jiāo  ]
  • ㄇㄠˊ ㄐ一ㄠ
  • ACN WYO

茅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战国齐人,以敢谏见称。秦始皇母后私通嫪毐,毐以假父之尊专国事,骄纵为乱,始皇取而车裂之,迁太后于萯阳宫,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死者已二十七人,而茅焦犹冒死上谒,解衣伏质,喻以利害,始皇悟而赦之,迎太后归咸阳,尊焦为上卿。见汉刘向《说苑·正谏》。

引证解释

⒈  战国 齐 人,以敢谏见称。 秦始皇 母后私通 嫪毐,毐 以假父之尊专国事,骄纵为乱, 始皇 取而车裂之,迁太后于 萯阳宫,令曰:敢以太后事谏者戮。死者已二十七人,而 茅焦 犹冒死上谒,解衣伏质,喻以利害, 始皇 悟而赦之,迎太后归 咸阳,尊 焦 为上卿。见 汉 刘向 《说苑·正谏》。

《史记·秦始皇本纪》:“齐 人 茅焦 説 秦王 曰:‘ 秦 方以天下为事,而大王有迁母太后之名,恐诸侯闻之,由此倍 秦 也。’ 秦王 乃迎太后於 雍 而入 咸阳,復居 甘泉宫。”
唐 元稹 《四皓庙》诗:“茅焦 脱衣諫,先生无一言。”
明 沉德符 《野获编·列朝·邵经邦讥议礼》:“议礼诸臣自比 茅焦 之諫,訕上无礼,逮下詔狱讯治。”

茅焦(mao jiao)同音词

  • 1、茅椒[máo jiāo ]

    1.用茅草做顶﹑椒泥涂壁的房屋。

  • 2、毛角[máo jiǎo ]

    1.毛和角。 2.借指禽兽。

茅焦词语接龙

  • 1、声音响亮的雷。
  • 2、1.谓受烧烤。
  • 3、1.干裂。
  • 4、1.炼焦炉。
  • 5、焦急忧虑:~不安ㄧ万分~。
  • 6、1.焦急烦乱。
  • 7、1.传说中的一种灵草。
  • 8、1.谓被火烧焦和被水淹没;毁灭。
  • 9、烟煤的一种,炼焦时结焦性强,单独用这种煤炼的焦强度高,块大,但块过大不易从炉中出焦。也叫主焦煤。
  • 10、1.着急而烦闷。
  • 11、1.焦烂,糜烂。
  • 12、1.焦枯。
  • 13、1.鸟名。
  • 14、1.见"焦螟"。
  • 15、1.谓因受熬煎而发焦。形容极为干燥。 2.指受熬煎而变焦发脆之物。参见"焦熬投石"。 3.比喻极端困苦。
  • 16、1.即焦盆。
  • 17、1.炼铁时,所消耗的焦炭量跟炼出的生铁量的比。一般用平均每吨合格生铁所消耗的干焦量(吨)表示。
  • 18、1.国画和书法的一种笔法。指用蘸墨很少的毛笔作画或写字。
  • 19、1.同"焦躁"。
  • 20、1.焦愁,忧伤。
  • 21、1.焦枯开裂。
  • 22、焦急忧愁:母亲为他的病昼夜~。
  • 23、1.物体被烧焦的臭味。
  • 24、1.见"焦唇干舌"。

茅焦的相关查询

茅焦的意思解释、茅焦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