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ǒnɡ shì  ]
  • ㄩㄥˇ ㄕˋ
  • CEE FGHG
  • 名词

勇士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勇敢的士兵。后泛指有力气有胆量的人。

勇士秦武阳。——《战国策·燕策》
其人勇士。——《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此乃勇士头。——晋·干宝《搜神记》

brase and strong wan; gladiator; warrior;

引证解释

⒈  勇敢的士兵。后亦泛指有力气有胆量的人。

《左传·襄公二十一年》:“乐王鮒 谓 范宣子 曰:‘盍反 州绰、邢蒯,勇士也。’”
《孟子·滕文公下》:“志士不忘在沟壑,勇士不忘丧其元。”
宋 苏轼 《广慧禅师真赞》:“勇士不顾生,故能立天下之大名。”
杨沫 《青春之歌》第一部第五章:“道静 对这突然闯进生活里的青年,带着最大的尊敬,很快地竟象对传奇故事中的勇士侠客一般的信任着他。”

国语辞典

⒈  有勇气胆量的人。

《史记·卷八三·鲁仲连邹阳传》:「吾闻之,智者不倍时而弃利,勇士不怯死而立名。」
《三国演义·第一一回》:「而吕布乃当世勇士,若与之共取兖州,霸业可图也。」

懦夫

英语翻译

a warrior, a brave person

德语翻译

brave

法语翻译

Krieger (S, Mil)​

勇士(yong shi)同音词

  • 1、镛石[yōnɡ shí ]

    1.大钟和磬。

  • 2、佣食[yōnɡ shí ]

    1.做雇工谋生。

  • 3、佣士[yōnɡ shì ]

    1.平凡的人。

  • 4、拥矢[yōnɡ shǐ ]

    1.古代行投壶礼时﹐卑者抱矢而投。

  • 5、咏诗[yǒnɡ shī ]

    1.吟诗。

  • 6、咏史[yǒnɡ shǐ ]

    组诗名。西晋左思作。共八首。诗中揭露西晋门阀制度只重门第、扼杀人才的不合理性,也抒发了自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高洁情怀。诗歌语言朴实,感情激越,虽有失意苦闷,却无颓废情调。这种风格,被后人称为“左思风力”。

  • 7、用尸[yònɡ shī ]

    1."尸"是神像。古代祭祀时,用臣下或死者的晩辈代死者受祭,象征死者神灵,称为"用尸"。

  • 8、用师[yònɡ shī ]

    1.使用军队作战。

  • 9、用世[yònɡ shì ]

    1.犹历世。 2.见用于世,为世所用。

  • 10、用事[yònɡ shì ]

    ①当权;执政:赵太后新用事|又因厚币用事者。 ②行事:感情用事|意气用事|照例用事。

勇士词语接龙

  • 1、士官、军士和兵的统称。是军队中直接操作武器装备,执行战斗或保障勤务的军人。是军队的基础。我军士兵,是指班长及其以下军人。1988年重新实行的军衔制分有三等七级,士官设军士长、专业军士;军士设上士、中士、下士;兵设上等兵、列兵。
  • 2、1.犹士节。
  • 3、1.犹言将士。
  • 4、1.英语stick的音译。手杖。
  • 5、1.方言。英语store的音译。商店;杂货店。
  • 6、1.士大夫的风度。 2.士大夫的风气。
  • 7、1.青年男子。 2.通称男子。 3.士大夫;读书人。
  • 8、1.封建时代士人的服饰。
  • 9、我国志愿兵役制士兵称士官,一般从服役期满的义务兵中选取,必要时也从军外具有专业技能的公民中招收。士官的军衔分为三等六级。
  • 10、1.做官的人。 2.仕宦。旧称任官职。
  • 11、1.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士族的名籍谱系。参阅范文澜蔡美彪等《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五章第二节。 2.各地科考应试士人的名籍簿。参阅宋周密《癸辛杂识别集.置士籍》﹑《续文献通考.选举一》。 3.明洪武二十一年命进士立石题名于太学,以记载进士名籍,称士籍。唐代称进士登科记,宋代称进士小录。参阅《续文献通考.选举二》。
  • 12、1.魏晋时,职业士兵的家庭称为士家。士家子弟世代为兵。
  • 13、1.指士大夫应有的操守。
  • 14、1.士大夫应有的节操。
  • 15、1.文人﹑士大夫的总称。
  • 16、1.《仪礼》的别名。
  • 17、文人士大夫,知识界:清名映士林|一变士林风气。
  • 18、1.出身士族的人。 2.泛指读书人﹑文士。
  • 19、1.士众,军队。
  • 20、1.士类。士人的总称。
  • 21、1.士大夫间的评论﹑舆论。
  • 22、1.兵马。引申指军队。
  • 23、1.士人与庶民。氓,民。
  • 24、1.古代四民之一。泛指士大夫阶层和普通读书人。 2.士大夫和普通百姓的并称。犹言士庶。 3.泛指人民﹑百姓。 4.犹言军民。

勇士的相关查询

勇士的意思解释、勇士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