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ǒnɡ shī  ]
  • ㄩㄥˇ ㄕ
  • KYN YFF

咏诗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吟诗。

引证解释

⒈  吟诗。

《国语·鲁语下》:“诗所以合意,歌所以咏诗也。今诗以合室,歌以咏之,度於法矣。”
汉 张衡 《思玄赋》:“双材悲於不纳兮,并咏诗而清歌。”

咏诗(yong shi)同音词

  • 1、镛石[yōnɡ shí ]

    1.大钟和磬。

  • 2、佣食[yōnɡ shí ]

    1.做雇工谋生。

  • 3、佣士[yōnɡ shì ]

    1.平凡的人。

  • 4、拥矢[yōnɡ shǐ ]

    1.古代行投壶礼时﹐卑者抱矢而投。

  • 5、咏史[yǒnɡ shǐ ]

    组诗名。西晋左思作。共八首。诗中揭露西晋门阀制度只重门第、扼杀人才的不合理性,也抒发了自己“振衣千仞冈,濯足万里流”的高洁情怀。诗歌语言朴实,感情激越,虽有失意苦闷,却无颓废情调。这种风格,被后人称为“左思风力”。

  • 6、用尸[yònɡ shī ]

    1."尸"是神像。古代祭祀时,用臣下或死者的晩辈代死者受祭,象征死者神灵,称为"用尸"。

  • 7、用师[yònɡ shī ]

    1.使用军队作战。

  • 8、用世[yònɡ shì ]

    1.犹历世。 2.见用于世,为世所用。

  • 9、用事[yònɡ shì ]

    ①当权;执政:赵太后新用事|又因厚币用事者。 ②行事:感情用事|意气用事|照例用事。

  • 10、用势[yònɡ shì ]

    1.犹仗势。

咏诗词语接龙

  • 1、1.诗和辞赋。
  • 2、1.诗的选集。有别集﹐如清鲁一同的《通甫诗存》﹔有总集﹐如清曹庭栋编的《宋百家诗存》。
  • 3、1.即诗囊﹐贮放诗稿的袋子。 2.比喻满腹诗才的人。
  • 4、1.诗人的胆识。
  • 5、1.作诗的规律﹑主张和方法。 2.谓作诗之事。
  • 6、1.作诗的对手。
  • 7、1.指唱和的诗。
  • 8、1.诗中蕴含的真谛。
  • 9、1.亦作"诗癫"。 2.谓读诗和作诗到如醉如痴的程度。
  • 10、1.见"诗颠"。
  • 11、1.诗的格调。
  • 12、1.诗的创作方法和规律。
  • 13、1.犹诗囚。喻指苦吟的诗人。
  • 14、1.供人赋诗吟咏的游船。
  • 15、1.诗歌的风格和形式。亦指一定历史时期中﹐诗歌创作的倾向。
  • 16、1.指唐代诗人王维。 2.指清代诗人袁枚。 3.指清代诗人吴嵩梁。
  • 17、1.指诗人的心胸。
  • 18、1.谓以手承接﹑抱持。《礼记.内则》﹕"国君世子生﹐告于君﹐接以大牢﹐宰掌具。三日﹐卜士负之﹐吉者宿斋﹐朝服寝门外﹐诗负之。"孔颖达疏﹕"谓以手承下而抱负之。"后因以指生子。
  • 19、1.诗和赋。 2.指雅乐。
  • 20、1.喻指作诗无自己的新意﹐只会套袭前人诗作的人。
  • 21、稿1.亦作"诗藳"。 2.诗的稿子﹔诗作。 3.诗集的专称。如宋陆游《剑南诗稿》﹔清魏源《清夜斋诗稿》。
  • 22、1.见"诗稿"。
  • 23、文学的一大样式。运用有一定节奏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抒发作者思想感情的文学体裁。感情充沛,想像丰富,语言凝练而富形象性。一般分行排列。按内容性质,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组合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押韵与否,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
  • 24、1.诗的格式﹑体例。 2.诗的风格﹑格调。

咏诗的相关查询

咏诗的意思解释、咏诗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