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ī diào  ]
  • ㄕ ㄉ一ㄠˋ
  • YFF YMF

诗调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诗的格调。

引证解释

⒈  诗的格调。

唐 陆龟蒙 《奉酬袭美早春病中书事》诗:“祗贪诗调苦,不计病容生。”
南唐 刘崇远 《金华子杂编》卷下:“李郢 诗调美丽,亦有子弟标格, 郑尚书 顥 门生也。”
明 李东阳 《明故中顺大夫太常寺少卿兼翰林院侍读陆公行状》:“﹝ 陆鉞 ﹞诗调高古,尽去穠艷。”

诗调(shi diao)同音词

  • 1、石铫[shí diào ]

    1.陶制的小烹器。

  • 2、使刁[shǐ diāo ]

    1.玩弄欺诈手法。

  • 3、时调[shí diào ]

    1.犹时俗。 2.在一个地区流行的各种时兴小调﹑小曲,有的已发展成曲艺,有演唱,有伴奏。

  • 4、石碉[shí diāo ]

    1.用石头建筑的碉堡。

  • 5、石雕[shí diāo ]

    1.在石头上雕刻形象、花纹等的艺术。如:纪念碑上的石雕人像。2.用石头雕刻成的作品。如:喷水池中的石雕。

  • 6、失掉[shī diào ]

    1.谓原有的不再具有。 2.没有取得或没有把握住。

  • 7、世调[shì diào ]

    1.处世治事的才能。

  • 8、市调[shì diào ]

    1.官府对商贾的征调。

  • 9、释钓[shì diào ]

    1.放下钓竿。谓由隐入仕。相传吕尚垂钓渭水,遇周西伯(文王),载与俱归,立为师,后辅武王兴周灭殷。

诗调词语接龙

  • 1、1.谓创作诗歌时谋篇布局协调平仄等。
  • 2、1.烹调食物。 2.喻任宰相治理国家。语本《韩诗外传》卷七﹕"伊尹﹐故有莘氏僮也﹐负鼎操俎调五味﹐而立为相﹐其遇汤也。" 3.指治理国家的才能。
  • 3、①更动(位置、用途):~队伍ㄧ~工作。 ②调集动员:~群众的生产积极性。
  • 4、1.挑逗﹔调戏。
  • 5、1.调弄逗引。
  • 6、①管理并安排(工作、人力、车辆等)。 ②指做调度工作的人。
  • 7、1.烹调食物。喻治理政事。
  • 8、1.戏弄﹐调侃。 2.惹﹐挑逗。 3.调唆﹐怂恿。
  • 9、1.花头﹔花招。
  • 10、1.谓调任政务繁剧的州县。
  • 11、1.讥刺﹐作弄。
  • 12、1.惹﹐挑逗。
  • 13、1.惹﹐挑逗。
  • 14、换防。
  • 15、1.调弄脂粉。指妇女整容打扮。
  • 16、1.条风。八风之一。 2.整顿风俗。
  • 17、1.佛教谓调和身口意三业﹐以制伏诸恶。 2.调教驯服﹐降服。
  • 18、1.调制并服用。
  • 19、1.用以分别字音声调的符号。
  • 20、载波振幅按调制信号振幅而变化的调制方式。载波经调幅后成为调幅波。调幅波的最大与最小振幅之差的一半与其和的一半之百分比称为“调幅度”。
  • 21、1.谓调弄和按抚管弦。弹奏﹐吹奏。
  • 22、1. 调到某个地方。如:调赴边疆。
  • 23、1.泛指租赋﹐赋税。
  • 24、1.原为国家干部﹐后调到学校去学习﹐称"调干"。

诗调的相关查询

诗调的意思解释、诗调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