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lào sū  ]
  • ㄌㄠˋ ㄙㄨ
  • SGTK AEW

酪苏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茄子的别名。

⒉  见“酪酥”。

引证解释

⒈  茄子的别名。

明 无名氏 《白兔记·分别》:“这是腰子?不是,是酪苏。”

⒉  见“酪酥”。

酪苏(lao su)同音词

  • 1、老苏[lǎo sū ]

    1.对宋文学家苏洵的尊称。

  • 2、老宿[lǎo sù ]

    年长资深之人:朝廷老宿|文坛老宿。

  • 3、酪酥[lào sū ]

    1.由牛羊马等的乳精制成的食品。

  • 4、酪素[lào sù ]

    1.动物乳汁中所含的蛋白质遇酸凝固析出的粉末,黄白色。供制食品,也用于制造涂料﹑胶和人造纤维。也叫干酪素。

酪苏词语接龙

  • 1、1.即苏合香。
  • 2、1.西晋僧刘萨何的别称。
  • 3、1.宋代文学家苏轼﹑黄庭坚的并称。
  • 4、1.犹拯救。
  • 5、1.神话传说中苏仙公院子里的井。用这口井的水加橘叶可以治病。
  • 6、1.江苏地方戏曲剧种之一,流行于苏州一带。由曲艺"苏州滩簧"发展而成,常用曲调有费家调﹑弦索调﹑太平调等,用胡琴﹑笛﹑琵琶(或弦子)﹑笙等伴奏。
  • 7、1.使枯萎的草木复活。比喻使困顿﹑灾难中的人得到拯救。
  • 8、1.满语。清代内廷机构中担任勤务的人。
  • 9、1.汉苏武与李陵的并称。 2.唐苏味道﹑李峤及苏颋﹑李乂的并称。
  • 10、1.竹之一种。 2.油料作物名。 3.(肢体)酥软发麻。苏,用同"酥"。
  • 11、1.北宋诗人苏舜钦与梅尧臣的并称。
  • 12、1.山名。在河南省辉县西北。又名苏岭﹑百门山。晋孙登曾隐居于此。后因用以借指孙登。
  • 13、1.北宋书法家苏轼和米芾的并称。
  • 14、1.即苏枋。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木二.苏方木》。 2.蒙古语。原意是"箭"。清朝用来称呼蒙古旗下一级军事﹑行政单位(或其头目的职称)。其行政地位约相当于乡(或乡长)。
  • 15、1.指前秦秦州刺史窦滔妻苏蕙。滔与蕙一度断绝音信,蕙织五彩锦《回文璇玑图》诗赠滔,滔感动,与蕙和好如初。 2.指谢耽妻苏紫?。
  • 16、1.方言。谓态度大方,打扮漂亮。
  • 17、战国时期纵横家。字季子,东周洛阳(今河南洛阳东)人。主张合纵攻秦。先奉燕昭王命入齐,进行反间活动,使齐疲于对外战争。齐b167王末年任齐相。与赵国李兑一起约五国合纵攻秦,迫使秦归还部分侵占的魏、赵之地。齐亦乘机攻灭宋国。后来燕将乐毅联合五国大举攻齐,他的反间活动暴露,被车裂处死。
  • 18、1.指苏武。武字子卿,故称。
  • 19、1.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工农红军和人民群众所建立的革命根据地。
  • 20、1.软弱无力。苏,用同"酥"。
  • 21、1.苏生;新生。
  • 22、1.苏醒。
  • 23、1.犹醒世。
  • 24、1.苏醒;复活。

酪苏的相关查询

酪苏的意思解释、酪苏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