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ú wèi  ]
  • ㄅㄨˋ ㄨㄟˋ
  • I YLE

不谓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不告诉。不以为。不算作;不称为。不意,不料。

引证解释

⒈  不告诉。

《诗·小雅·隰桑》:“心乎爱矣,遐不谓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
陈奂 传疏:“‘遐不谓矣’《礼记》引《诗》作‘瑕不谓矣’。遐、瑕古通用。 郑 注云:瑕之言胡也,谓犹告也。”

⒉  不以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赵括 ﹞尝与其父 奢 言兵事, 奢 不能难,然不谓善。”
晋 干宝 《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是以感而应之,悦而归之。”

⒊  不算作;不称为。

清 戴震 《徐节妇传》:“徐氏 之祸,可不谓烈哉!微节妇, 徐氏 不祀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金生色》:“金氏 子其神乎!谆嘱醮妇,抑何明也!一人不杀,而诸恨并雪,可不谓神乎!”

⒋  不意,不料。

汉 蔡琰 《胡笳十八拍》:“不谓残生兮却得旋归,抚抱胡儿兮泣下沾衣。”
唐 杜甫 《赠韦左丞丈济》诗:“不谓矜餘力,还来謁大巫。”
清 王韬 《淞隐漫录·悼红仙史》:“乖隔以来,靡日不思,不谓今日又有相见之期。”
毛泽东 《反对本本主义》:“不谓共产党内讨论问题,也还有人开口闭口‘拿本本来’。”

国语辞典

⒈  不说、不以为。

《文选·干宝·晋纪总论》:「百姓皆知上德之生己,而不谓浚己以生也。」

⒉  不料、意想不到。

《文选·谢灵运·拟邺中集诗·王粲诗》:「不谓息肩愿,一旦值明两。」

不谓(bu wei)同音词

  • 1、逋违[bū wéi ]

    1.谓不守法令。 2.拖欠不交。

  • 2、不委[bù wěi ]

    1.不知。 2.不相信。

  • 3、不韪[bù wěi ]

    1.不是;过错。 2.不善。 3.即不若,传说中害人之怪物。

  • 4、部委[bù wěi ]

    1. 中央政府的各部和各委员会。

  • 5、部位[bù wèi ]

    1.面目或人体某部分的位置。 2.事物整体中部分的位置。 3.行列,次序。

  • 6、布韦[bù wéi ]

    1.见"布衣韦带"。

  • 7、布帷[bù wéi ]

    1.古代丧礼中士丧车前所用的布障。白而无饰,比大夫的画帷等级低。 2.布帘。 3.指布围屏。

  • 8、簿尉[bù wèi ]

    1.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 9、不为[bù wéi ]

    1.不做;不干。 2.谓收成不好。 3.不算,不是。

  • 10、不违[bù wéi ]

    1.依从。 2.不远。 3.不休止。 4.符合。

不谓词语接龙

  • 1、1.句子里谓语部分的主要的词。 2.数理逻辑中表示一个个体的性质和两个或两个以上个体间关系的词。
  • 2、1.称号。
  • 3、1.如何﹔为何。
  • 4、1.犹谓言。
  • 5、1.犹如﹐例如。
  • 6、1.说是﹐以为。
  • 7、简单判断中反映断定的对象所具有或不具有的性质或对象之间的关系的概念。如“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中的“生产力”、“上海在北京和广州之间”中的“在北京和广州之间”,都是谓项。
  • 8、1.以为﹐说是。
  • 9、对主语加以陈述,表示主语怎么样或者是什么的部分。汉语中,谓语一般在主语之后。如在“天气炎热”中,“炎热”即是谓语。
  • 10、1.特指太平天国后期洪仁发﹑洪仁达﹑冯云山﹑洪仁玕等人的长子的文告。
  • 11、予不信如果以为我的话不真实。
  • 12、撝诃1.见"撝呵"。
  • 13、撝呵1.亦作"撝诃"。 2.挥斥。引申为卫护。 3.指挥。
  • 14、撝挠1.摇摆﹐颤动。
  • 15、撝披1.犹挥洒。
  • 16、撝谦1.谓施行谦德。泛指谦逊。
  • 17、撝让1.谦让。
  • 18、撝损1.谦抑。
  • 19、撝退1.谦让。
  • 20、撝逊1.谦让。
  • 21、撝抑1.见"撝挹"。
  • 22、撝挹1.亦作"撝抑"。 2.谦抑;谦让。
  • 23、撝卑1.谦恭。
  • 24、撝避1.谦让。

不谓的相关查询

不谓的意思解释、不谓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