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ù wéi  ]
  • ㄅㄨˋ ㄨㄟˊ
  • DMH FNH

布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布衣韦带”。

引证解释

⒈  见“布衣韦带”。

布韦(bu wei)同音词

  • 1、逋违[bū wéi ]

    1.谓不守法令。 2.拖欠不交。

  • 2、不委[bù wěi ]

    1.不知。 2.不相信。

  • 3、不韪[bù wěi ]

    1.不是;过错。 2.不善。 3.即不若,传说中害人之怪物。

  • 4、不谓[bú wèi ]

    1.不告诉。 2.不以为。 3.不算作;不称为。 4.不意,不料。

  • 5、部委[bù wěi ]

    1. 中央政府的各部和各委员会。

  • 6、部位[bù wèi ]

    1.面目或人体某部分的位置。 2.事物整体中部分的位置。 3.行列,次序。

  • 7、布帷[bù wéi ]

    1.古代丧礼中士丧车前所用的布障。白而无饰,比大夫的画帷等级低。 2.布帘。 3.指布围屏。

  • 8、簿尉[bù wèi ]

    1.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 9、不为[bù wéi ]

    1.不做;不干。 2.谓收成不好。 3.不算,不是。

  • 10、不违[bù wéi ]

    1.依从。 2.不远。 3.不休止。 4.符合。

布韦词语接龙

  • 1、1.见"韦绔"。
  • 2、1.唐代文学家韦应物﹑柳宗元的并称。韦柳均系中唐诗人,诗格相近。
  • 3、1.即杜韦娘。唐代著名歌妓。后用作一般歌妓的美称。
  • 4、1.皮袍,皮衣。
  • 5、1.西汉韦贤﹑韦玄成与平当﹑平晏父子的并称。韦平父子相继为相,世所推重。
  • 6、1.皮箱。
  • 7、1.地名。唐代位于长安城南郊,因韦氏世居于此得名。即今陕西省长安县。其地北有凤栖原,南有潏水﹑神禾原,依山傍水,风景秀丽,为唐时游览胜地。 2.借指风景秀丽的游览胜地。
  • 8、1.古代一种木底的皮靴。
  • 9、1.古代专治皮革的工匠。
  • 10、1.柔顺,温厚。
  • 11、1.皮箱。
  • 12、1.韦,系竹简的皮绳;素,绢帛,古代用来书写。后因以"韦素"指书册﹑典籍。 2.韦布素衣。指家世清寒。
  • 13、1.梵文Skanda(塞建陀)音译的讹略。亦作"韦驮(一作'陀')天"。佛教天神,传说为南方增长天王的八神将之一,居四天王三十二神将之首。唐道宣载其事,谓佛涅盘时,捷疾鬼盗取佛牙一双,韦驮急追取还,以授道宣。后佛教因以韦驮为护法神,亦称护法韦驮,并置其像佛寺中,着武将服,执金刚杵,立于天王殿弥勒佛之后,正对释迦牟尼佛。
  • 14、1.梵语Veda的音译。意为"知识"。古印度婆罗门所传经典名。参见"吠陀"。 2.Vedda的音译。通译维达,斯里兰卡的一种原始民族。 3.同"韦驮"。
  • 15、1.亦作"韦弦"。 2.《韩非子.观行》:"西门豹之性急,故佩韦以自缓;董安于之性缓,故佩弦以自急。故以有余补不足,以长续短之谓明主。"后因以"韦弦"比喻外界的启迪和教益。用以警戒﹑规劝。
  • 16、1.裹着在车轮外缘的皮革和丝绵。
  • 17、1.皮制的上衣。古时多为山野之民所服。
  • 18、1.《楚辞.卜居》:"宁廉洁正直,以自清乎?将突梯滑稽,如脂如韦,以洁楹乎?"王逸注:"柔弱曲也。"朱熹集注:"脂,肥泽。韦,柔软也。"后以"韦脂"比喻为人圆滑。
  • 19、五代前蜀诗人、词人。字端己,长安杜陵(今陕西西安东南)人。乾宁年间进士。曾为校书郎。后仕蜀,拜相。诗多感时伤怀之作,以长诗《秦妇吟》最有名。词作善用白描手法,为“花间派”的代表作家。有《浣花集》。
  • 20、1.皮制的臂衣。古代北方游牧民族的装束。亦借指游牧民族。
  • 21、古代将竹简联缀成篇的皮绳:韦编三绝。后借指书籍:始点漆于韦编,继操刀于简版。参见“韦编三绝”。
  • 22、1.古代礼冠之一。天子诸侯大夫兵事服饰。用熟皮制成,浅朱色﹐制如皮弁。
  • 23、皮的带子,粗布衣服。指平民穿的俭朴衣服:弃膏粱而甘藜藿,轻绂冕而躬韦布|五色有灿,而不掩韦布。也借喻寒士、平民:王公不觉其大,韦布不觉其小。
  • 24、1.即革鞜。皮鞋。

布韦的相关查询

布韦的意思解释、布韦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