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yù yǐn  ]
  • ㄩˋ 一ㄣˇ
  • AGF VTE

芋尹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春秋时楚国官名。

引证解释

⒈  春秋 时 楚国 官名。

《左传·昭公七年》:“楚子 之为令尹也,为王旌以田。芋尹 无宇 断之,曰:‘一国两君,其谁堪之?’”
杨伯峻 注:“芋尹为官名。 《哀公十五年》 陈国 亦有芋尹。 《新序·义勇篇》误作‘芊尹’。”
《国语·吴语》:“王觉而无见也,乃匍匐将入於 棘 闈, 棘 闈不纳,乃入芋尹 申亥氏 焉。”
韦昭 注:“申亥,楚 大夫,芋尹 无宇 之子。”

芋尹(yu yin)同音词

  • 1、余阴[yú yīn ]

    1.大的树阴或被其他物体遮住阳光所成的阴影。 2.残存的阴气﹑寒气。

  • 2、余荫[yú yīn ]

    ①广大的树阴:桑竹垂余荫。 ②留给子孙的德泽:承余荫|先世余荫。

  • 3、余音[yú yīn ]

    1.声音不绝。形容歌唱或演奏十分动听感人。 2.不绝之音,感人至深之音。 3.指尾音。

  • 4、余印[yú yìn ]

    1.古代州官用于封缄信函﹑畜产烙印等专项事务的戳记。因非正式官印,故称。

  • 5、余胤[yú yìn ]

    1.后裔。

  • 6、愉殷[yú yīn ]

    1.谓快乐于兴盛之时。

  • 7、愚嚚[yú yín ]

    1.愚蠢顽劣。

  • 8、郁阴[yù yīn ]

    1.浓阴。

  • 9、郁堙[yù yīn ]

    1.犹郁塞。 2.湮灭。

  • 10、预印[yù yìn ]

    1. 在出版或发行前预先印刷。

芋尹词语接龙

  • 1、1.复姓。春秋卫有尹公佗见《左传.襄公十四年》。
  • 2、1.古代用于祭祀的切割方正的干肉。
  • 3、1.治理京畿。 2.指京畿长官。
  • 4、1.官名。掌管册命臣工之事。
  • 5、1.指宦官。
  • 6、1.汉武帝宠妃尹夫人与邢夫人的并称。因同时被宠幸,汉武帝有诏二人不得相见。事见《史记.外戚世家》。后即以尹邢之事作彼此不相谋面的典故。
  • 7、1.汉代尹敏与班彪的并称。
  • 8、1.孚尹。玉色晶莹通明。
  • 9、公潮1.浙江苕溪黄昏时潮水名。
  • 10、桂芳越剧演员。浙江新昌人。女。十岁学艺,演小生。1938年到上海,1944年参加“新越剧”的改革活动。1946年组建芳华剧团,1959年随团落户福建。唱腔潇洒流畅,世称“尹派”。擅演《红楼梦》、《沙漠王子》、《盘妻索妻》等剧。
  • 11、卿笔1.唐尹思贞文笔严峻,风厉善政,不徇私情,当时称其为尹卿笔。
  • 12、邢避面尹、邢:汉武帝的两个宠妃;避:躲开,回避。指因妒忌而避不见面。
  • 13、硍朱1.即银朱。硫化汞的俗称。是最早的鲜红颜料,用于油画﹑印泥及朱红绘雕漆器等。也可入药,有毒。
  • 14、荫子1.子弟承荫。亦指子弟承荫者。
  • 15、音变1. 对前后相邻的一个元音的读音的影响。
  • 16、音标1.语音学上用来记录语音的符号,如国际音标。
  • 17、音波1.即声波。能引起听觉的振动波。 2.指声响。
  • 18、音步1.表现诗歌节奏的音组。也称顿。
  • 19、音叉1.用钢材制成的发声仪器。形状像叉子,用小木槌敲打发出声音。音叉的长短厚薄不同,能产生各种音高的声音,可以用来调整乐器和帮助歌唱者定出音高。
  • 20、音尘声音尘埃。比喻信息或踪迹:音尘悄然|咸阳古道音尘绝。
  • 21、音程1.音乐术语。指两音间的距离,亦即两音在高度上的差异。
  • 22、音词1.犹音信。 2.犹言语。
  • 23、音辞1.言谈;辞令。 2.文词。 3.音调歌词。
  • 24、音带1.录音磁带。

芋尹的相关查询

芋尹的意思解释、芋尹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