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古代州官用于封缄信函、畜产烙印等专项事务的戳记。因非正式官印,故称。
引《唐律疏议·贼盗·盗官文书印》:“诸盗官文书印者,徒二年。餘印,杖一百。”长孙无忌 疏议:“餘印谓给诸州封函及畜产之印,在令式,印应官给,但非官文书之印。”
1.大的树阴或被其他物体遮住阳光所成的阴影。 2.残存的阴气﹑寒气。
①广大的树阴:桑竹垂余荫。 ②留给子孙的德泽:承余荫|先世余荫。
1.声音不绝。形容歌唱或演奏十分动听感人。 2.不绝之音,感人至深之音。 3.指尾音。
1.后裔。
1.谓快乐于兴盛之时。
1.愚蠢顽劣。
1.春秋时楚国官名。
1.浓阴。
1.犹郁塞。 2.湮灭。
1. 在出版或发行前预先印刷。
余印的意思解释、余印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