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ū wén  ]
  • ㄨ ㄨㄣˊ
  • TNN YYGY

乌文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国名。

引证解释

⒈  古国名。

《太平御览》卷七八七引 三国 吴康泰 《扶南土俗传》:“乌文国,昔 混滇 初载贾人大舶,所成此国。”

乌文(wu wen)同音词

  • 1、五汶[wǔ wèn ]

    1.山东省汶水及其上游四条支流牟汶﹑北汶﹑石汶﹑柴汶的合称。参阅《水经注.汶水》。

  • 2、乌殟[wū wēn ]

    1.晕厥。参见"乌头晕"。

  • 3、污闻[wū wén ]

    1.亦作"污闻"。 2.指玷污耳朵的听闻。

  • 4、无文[wú wén ]

    1.没有文字记述。《书.洛诰》:"周公曰:'王肇称殷礼,祀于新邑,咸秩无文。'"孔传:"言王当始举殷家祭祀,以礼典祀于新邑,皆次秩不在礼文者而祀之。"一说,文通"紊",不紊乱。王引之《经义述闻.尚书下》:"今案,文当读为紊。紊,乱也。" 2.指言语﹑辞章没有文采。 3.没有彩藻之饰;没有纹饰。 4.谓朴实无华。

  • 5、无闻[wú wén ]

    1.没有名声;不为人知。 2.听不见;没有听到。

  • 6、无问[wú wèn ]

    1.不论。 2.不提问题。

  • 7、舞文[wǔ wén ]

    1.见"舞文弄法"。

  • 8、侮文[wǔ wén ]

    1.歪曲法律条文以行私作恶。

  • 9、误文[wù wén ]

    1.校勘用语。因抄写﹑排版等疏忽而造成的文字错误。

  • 10、雾文[wù wén ]

    1.亦作"雾纹"。 2.指鲛绡。 3.豹身上的花纹。

乌文词语接龙

  • 1、1.文思。指才智与道德。
  • 2、1.极言文件之多。
  • 3、1.文彩斑烂的大蛇。
  • 4、1.志趣相投的文人所结成的团体。以切磋文章为主。有的也议政﹐如明末的"复社"。
  • 5、1.舞文弄法﹐随便捕人。
  • 6、产生于世界各地原始部落民族的纹饰肤体的习俗。即经手术后在身体某部留下不褪色的图案。花纹有鸟兽花卉或图腾、经文、八卦等。反映其审美意识及宗教观念。在中国,高山、德昂、黎、独龙、傣、布朗、基诺等族皆有文身习俗。
  • 7、1.谓深文周纳﹐以入人罪。 2.谓思虑周密。
  • 8、1.大蛤。
  • 9、1.工于为文的名声。 2.指文章与诗歌。
  • 10、1.谓尚文过了头。
  • 11、1.文章圣手。
  • 12、1.文章宗师。
  • 13、1.文章与诗篇。
  • 14、1.有纹理的石头。 2.文石陛的省称。 3.宫室名。 4.玛瑙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金石二.马脑》。 5.一种香料。
  • 15、1.名实。 2.《春秋》笔法﹐谓字面上贬之﹐而实际上褒之。
  • 16、1.文书记事。 2.指文学﹑史学的著作或知识。 3.指诗话﹑文评之类的书。《新唐书.艺文志四》"丁部集录总集类"有"文史类"一目。凡所以讥评文人之得失者﹐如《文心雕龙》﹑《诗品》等﹐均列入该类。
  • 17、1.舞乐名。汉高祖六年更舜之《韶舞》﹐名为《文始》。
  • 18、1.知书能文之士。
  • 19、1.重文的时代。
  • 20、1.犹文告。
  • 21、1.文德教化之事。 2.非军事方面的事情。 3.文才;文章之事。
  • 22、1.文章的气势。
  • 23、①掩饰错误:每有恶事,曲为文饰。 ②修饰言辞:语言鄙俚,不加文饰。
  • 24、1.传说中的兽名。 2.有文彩之兽。

乌文的相关查询

乌文的意思解释、乌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