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ěi yì  ]
  • ㄈㄟˇ 一ˋ
  • YHD YYR

诽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责难,非议。

引证解释

⒈  责难,非议。

《管子·法法》:“故法之所立,令之所行者多,而所废者寡,则民不诽议。”
《醒世恒言·李汧公穷邸遇侠客》:“同僚们知得,虽不敢当面笑你,背后诽议也经不起。”
丁玲 《韦护》第二章:“她当面诽议 浮生 他们的生活太单调。”

诽议(fei yi)同音词

  • 1、非仪[fēi yí ]

    1.《诗.小雅.斯干》﹕"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郑玄笺﹕"仪﹐善也。妇人无所专于家事﹐有非﹐非妇人也﹔有善﹐亦非妇人也。"后以"非仪"指妇女的是与非﹐善与恶。《孔子家语.本命》﹕"﹝女子﹞教令不出于闺门﹐事在供酒食而已﹐无阃外之非仪也。"一说为违命专擅﹐无三从之德。参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卷十九。 2.违背礼仪。

  • 2、非夷[fēi yí ]

    1.见"非彝"。

  • 3、非彝[fēi yí ]

    1.亦作"非夷"。 2.不合常规的法度。

  • 4、非义[fēi yì ]

    1.不义﹐不合乎道义。 2.不合经义﹐违反经义。

  • 5、非议[fēi yì ]

    责备:无可~。

  • 6、非意[fēi yì ]

    1.犹言出乎意外。 2.恶意。

  • 7、绯衣[fēi yī ]

    1.古代朝官的红色品服。 2.借指官吏。 3.红色衣服。

  • 8、飞乙[fēi yǐ ]

    1.飞燕。

  • 9、飞蚁[fēi yǐ ]

    1.白蚁。

  • 10、飞驿[fēi yì ]

    1.策动驿马疾驰。亦指古代递送急件的邮传设置。

诽议词语接龙

  • 1、1.列入议事日程的提案。
  • 2、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先朝后裔而享受国宾待遇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3、1.讨论治军用兵。
  • 4、1.谓干扰朝廷选用人才之权。柄﹐指选士用人之权。
  • 5、1.犹言相提并论。 2.拟议﹐设计筹划。
  • 6、1.谋议侮弄。
  • 7、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 2.议婚﹔说亲。
  • 8、1.古刑法八议之一。对勤于国事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9、1.指有特殊身份者犯罪时﹐可原其罪情奏请予以减罪。
  • 10、1.谓理屈词穷。诎﹐通"屈"。
  • 11、1.商议迎娶之事。
  • 12、1.指对国政的发言权。
  • 13、1.审议。
  • 14、1.非议之声。
  • 15、1.议论商讨公事。 2.度事﹐衡量事情的轻重。议﹐通"仪"。
  • 16、1.议事之室。
  • 17、1.见"议谥"。
  • 18、1.犹义疏。疏解经籍的著作。议﹐通"义"。
  • 19、1.论议辩说。
  • 20、1.议论政事之堂。
  • 21、1.商讨。
  • 22、1.议定题目。 2.会议讨论的题目。
  • 23、1.指奏议文章的体裁。
  • 24、1.拟议将亲尽之祖的神主迁出宗庙藏于祧﹐谓之"议祧"。祀远祖﹑始祖之庙为祧。古代帝王宗庙﹐除百世之祖不迁外﹐其馀五世亲尽则迁去神主藏于祧。

诽议的相关查询

诽议的意思解释、诽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