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形容山势平缓而连绵不断。
⒉ 形容文辞平淡无曲折。
引南朝 宋 刘义庆 《世说新语·言语》:“林公 见 东阳 长山 曰:‘何其坦迤。’”刘孝标 注引《会稽土地志》:“山靡迤而长,县因山得名。”《明史·外国传六·览邦》:“山坦迤无峯峦,水亦浅浊。”
引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其辞坦迤,淡乎若无味,恬然若无事者。”
⒈ 平坦绵延的样子。
引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林公见东阳长山曰:『何其坦迤!』」《初刻拍案惊奇·卷一》:「荒凉径界,无非些兔迹狐踪;坦迤土壤,料不是龙潭虎窟。」
1.批评议论。
1.探索演绎。
1.探求本意。
1.谈论义理。
1.谈论诗文书画等有关艺术修养方面的内容。明徐祯卿有《谈艺录》。
1.讨论切磋。 2.谓议论是非。
1.谈论文章。
1.坦率平易。
1.惊叹。
坦迤的意思解释、坦迤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