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ɡān yú  ]
  • ㄍㄢ ㄩˊ
  • EFH WGEJ

肝俞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肝腧”。

⒉  人体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肝的背俞穴。本穴内应肝脏,为肝气压在背部输注、转输之处,是治疗肝病的要穴,故名。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肝腧”。人体经穴名。属足太阳膀胱经,为肝的背俞穴。本穴内应肝脏,为肝气压在背部输注、转输之处,是治疗肝病的要穴,故名。

《灵枢经·背腧》:“肝腧在九焦之间。”

肝俞(gan yu)同音词

  • 1、敢于[ɡǎn yú ]

    有决心,有勇气(去做或去争取):~挑重担。

  • 2、绀宇[ɡàn yǔ ]

    1.即绀园。佛寺之别称。

  • 3、赣愚[ɡàn yú ]

    1.刚直而愚蠢。

  • 4、甘于[ɡān yú ]

    甘心于;情愿:~牺牲。

  • 5、感郁[ɡǎn yù ]

    1.感伤抑郁。

  • 6、感寓[ɡǎn yù ]

    1.寄托感慨。

  • 7、感遇[ɡǎn yù ]

    ①感激知遇:蒙感遇之恩|私怀感遇。 ②对所遇事物的感慨:深为感遇|感遇之作。

  • 8、干誉[ɡān yù ]

    1.语出《书.大禹谟》:"罔违道以干百姓之誉。"后以"干誉"谓求取名誉。含贬义。

  • 9、干豫[ɡān yù ]

    1.见"干预"。

  • 10、肝榆[ɡān yú ]

    1.古代传说中的神名。

肝俞词语接龙

  • 1、1.俞跗﹑扁鹊两位古代名医的并称。借指医生﹑名医。
  • 2、1.古代善于辨别味道的人。 2.登山之神,长足善走。
  • 3、1.即俞跗。
  • 4、1.传说为黄帝时良医。
  • 5、1.犹言赞成和反对。咈,犹言否﹑不行。
  • 6、1.即俞跗。相传为黄帝时的良医。
  • 7、1.即俞跗。相传为黄帝时的良医。
  • 8、1.穴位与经脉。中医称脉之所注为俞(穴位)。亦用以比喻互有联系的事物。
  • 9、1.应允;接受。
  • 10、1.见"俞儿骑"。
  • 11、1.安然,安定的样子。
  • 12、1.古河流名,一名宕渠水,即今四川南江及其下游渠江。古有賨族聚居水滨,善歌舞,汉《巴俞舞》即出于此。
  • 13、1.即穴位。
  • 14、1.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 2.用为称对方允诺的敬词。
  • 15、1.和乐愉快貌。俞,通"愉"。
  • 16、1.《书.尧典》:"帝曰:'俞。'"俞,应诺之词。后即称允诺为"俞允"。多用于君主。
  • 17、1.表示同意的圣旨。
  • 18、1.咨询,商讨。
  • 19、儿骑1.古代帝王大驾出行时充当仪仗队伍前导的骑卫。以登山之神名之。
  • 20、儿舞1.古代杂舞名,即巴渝舞。其舞创自汉初。阆中賨人,其俗喜舞,汉高祖乐其猛锐,数观其舞,后使乐人习之。阆中有渝水,賨人所居,故名巴渝舞。《宋书.乐志二》有《魏俞儿舞歌》四篇,魏初建时所用,王粲造。参见"巴渝舞"。参阅《晋书.乐志上》。
  • 21、平伯作家,学者。浙江德清人。191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后在上海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任教。曾参加新文学运动,加入文学研究会、语丝社等。参与创办中国最早的诗歌刊物《诗》。建国后曾任北京大学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对古典文学研究尤深,编选、校点、注释多种古典文学作品。其《红楼梦研究》是新红学派的代表作。另著有诗集《冬夜》、散文集《杂拌儿》以及《论诗词曲杂著》等。
  • 22、振飞昆剧、京剧演员。江苏松江(今属上海)人。六岁从父习曲,1931年拜京剧名小生程继仙为师。唱曲讲究声律、韵味,表演儒雅、秀逸。代表剧目有昆剧《太白醉写》、《墙头马上》,京剧《群英会》、《奇双会》等。曾任上海戏曲学校校长、上海昆剧团团长、中国文联副主席。著有《振飞曲谱》、《习曲解要》等。
  • 23、頨顶1.凹陷的头顶。
  • 24、僪佹1.神奇怪异。

肝俞的相关查询

肝俞的意思解释、肝俞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