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书·尧典》:“帝曰:'俞。'”俞,应诺之词。后即称允诺为“俞允”。多用于君主。
⒈ 允许、允可。
引《宋史·卷二五六·赵普传》:「太祖怒甚,起,普亦随之。太祖入宫,普立于宫门,久之不去,竟得俞允。」
1.指岁尾。
①遗留的韵致:流风余韵|余韵犹存|六朝余韵。 ②遗留的韵事:风流余韵|名士余韵。
1.谓蕴藏于中而未全部显现。
1.三色彩云﹐古代以为瑞征。语本汉董仲舒《雨雹对》:"云则五色而为庆﹐三色而成矞。"《文选.左思<魏都赋>》:"矞云翔龙。"李善注:"矞云者,外幸内青也。"清李斗《扬州画舫录.草河录上》:"亭中云气往来,或化而为嘉禾瑞草,变而为矞云醲泉。"后用以喻贤德而有地位的人。
1.喻美人死亡。
1.美酒。
1.指佛家诵经之声。 2.对他人诗文的美称。 3.对清越声音的美称。
1.积云;浓云。
1. 常言道。如:语云:仁者“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动吾幼以及人之幼”。——清·林觉民《与妻书》。
1.怀胎足月以至分娩。
俞允的意思解释、俞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