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帝王表示允可的诏令。
⒉ 用为称对方允诺的敬词。
引宋 苏辙 《免尚书右丞表》之二:“顾惟尺寸之材何与栋梁之选?比陈诚恳,尚閟俞音。”宋 赵抃 《次韵许遵少卿见寄》:“君恩早赐俞音下,即拥菟裘故里还。”明 张居正 《谢圣谕存问并赐银两等物疏》:“臣自奉俞音,得以休沐,屏居谢事,息虑澄心。”
引宋 苏轼 《求婚启》:“中郎 坟典之付,岂在他人? 太真 姑舅之婚,復见今日。仰缘夙契,祗听俞音。”
1.大的树阴或被其他物体遮住阳光所成的阴影。 2.残存的阴气﹑寒气。
①广大的树阴:桑竹垂余荫。 ②留给子孙的德泽:承余荫|先世余荫。
1.声音不绝。形容歌唱或演奏十分动听感人。 2.不绝之音,感人至深之音。 3.指尾音。
1.古代州官用于封缄信函﹑畜产烙印等专项事务的戳记。因非正式官印,故称。
1.后裔。
1.谓快乐于兴盛之时。
1.愚蠢顽劣。
1.春秋时楚国官名。
1.浓阴。
1.犹郁塞。 2.湮灭。
俞音的意思解释、俞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