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í è  ]
  • ㄑ一ˊ ㄜˋ
  • FRH KKFB

圻鄂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亦作“圻堮”。

⒉  谓雕琢的线纹,纹理。亦指痕迹或边缘。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圻堮”。谓雕琢的线纹,纹理。亦指痕迹或边缘。

《周礼·春官·典瑞》“瑑圭璋璧琮” 郑玄 注引 汉 郑众 云:“瑑,有圻鄂瑑起。”
汉 严遵 《道德指归论·知不知》:“动无形矕,静无圻堮。”
《文选·枚乘<七发>》“徼墨广博,观望之有圻” 唐 李善 注:“言逐兽於烧田广博之所,而观望之有圻堮也。”

圻鄂(qi e)同音词

  • 1、圻堮[qí è ]

    1.见"圻鄂"。

  • 2、齐娥[qí é ]

    1.齐地所出的美女。古代齐人善歌,故诗文中多以借指歌女。

  • 3、弃恶[qì è ]

    1.丢弃怨恨。 2.嫌弃厌恶。

  • 4、企鹅[qǐ é ]

    鸟纲,企鹅科。一类不能飞行而善于游泳的海鸟。两翼鳍状,适于划水。羽毛细小呈鳞状,尾羽短。腿短而移至躯体后方,趾间有蹼,利于游泳。有时在岩石上跳跃行走,立时昂首企望,故名。

圻鄂词语接龙

  • 1、1.唐开国名将鄂国公尉迟敬德﹑褒国公段志玄的并称。
  • 2、1.同"鄂君被"。
  • 3、敖包。
  • 4、1.花萼和花托。鄂,通"萼"。不,同"柎"。
  • 5、1.语出《诗.小雅.常棣》:"常棣之华,鄂不韡韡,凡今之人,莫如兄弟。"后以"鄂棣"比喻兄弟。鄂,通"萼"。
  • 6、1.指郢。
  • 7、1.蒙古语。意为星宿。亦译为大敦。
  • 8、1.直言争辩貌。鄂,通"谔"。 2.哓哓不休貌。 3.花开放貌。鄂,通"萼"。 4.挺立貌。
  • 9、1.鄂君子晳,楚王母弟,官为令尹,爵为执珪。越人悦其美,因作《越人歌》而赞之。见汉刘向《说苑.善说》。后因以"鄂君"为美男的通称。
  • 10、1.鄂君被。
  • 11、1.吃惊貌。鄂,通"愕"。
  • 12、1.唐开国名臣鄂国公尉迟敬德﹑申国公高士廉的并称。
  • 13、1.准噶尔部血缘集团名,意为部属。
  • 14、1.宋抗金名将岳飞冤死后,孝宗诏复原官,宁宗嘉定四年追封鄂王。见《宋史.岳飞传》。
  • 15、1. 现在湖北省鄂城县。
  • 16、1.旧指湖北省省城武昌。
  • 17、1.见"鄂君船"。
  • 18、1.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隋置鄂州,即因渚得名。世称鄂州为鄂渚。
  • 19、1.花托。鄂,通"萼"。
  • 20、毕河俄罗斯大河。在亚洲北部。由比亚河和卡通河汇合而成,注入北冰洋喀拉海的鄂毕湾。以卡通河为源,长4338千米;若以源于中国境内的支流额尔齐斯河河源起算,全长5410千米。流域面积约299万平方千米。水力资源丰富,干、支流上游建有水电站。绝大部分河段可通航。
  • 21、尔多1.契丹语﹑女真语﹑蒙古语译音。谓宫帐。
  • 22、君被1.春秋楚王母弟鄂君子晳乘舟,操舟越女以歌声表达对其爱慕之情。鄂君举绣被覆盖越女,得以交欢尽意。后因以"鄂君被"为歌咏男女欢爱的典故。
  • 23、君船1.楚王母弟鄂君子晳泛舟湖上,越女为之操舟,并作歌赞之。后因以"鄂君船"为与友人泛舟的典故。
  • 24、君舟1.见"鄂君船"。

圻鄂的相关查询

圻鄂的意思解释、圻鄂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