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è zhǔ  ]
  • ㄜˋ ㄓㄨˇ
  • KKFB IFT

鄂渚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相传在今湖北武昌黄鹤山上游三百步长江中。隋置鄂州,即因渚得名。世称鄂州为鄂渚。

引证解释

⒈  相传在今 湖北 武昌 黄鹤山 上游三百步 长江 中。 隋 置 鄂州,即因渚得名。世称 鄂州 为 鄂渚。

《楚辞·九章·涉江》:“乘 鄂渚 而反顾兮,欵秋冬之绪风。”
王逸 注:“鄂渚,地名。”
洪兴祖 补注:“楚子 熊渠,封中子 红 於 鄂。鄂州,武昌县 地是也。 隋 以 鄂渚 为名。”
唐 杜甫 《过南岳入洞庭湖》诗:“鄂渚 分云树, 衡山 引舳艫。”
明 刘基 《满庭芳》词:“衾寒 鄂渚,佩冷 瀟湘。”
陈夔龙 《梦蕉亭杂记》卷二:“余服官 鄂渚,适 英 美 水师提督乘兵舰来謁。”

鄂渚(e zhu)同音词

  • 1、鹗驻[è zhù ]

    1.鹗鸟峙立。指旌旗上所画的鹗鸟形象。

  • 2、鹅珠[é zhū ]

    1.亦作"鹅珠"。 2.据《大庄严论经》卷十一记载:昔有一和尚,乞食至穿珠家门口,珠师停止穿珠,为和尚入内取食。其时一鹅来,吞其珠,珠师持食来而不见珠,疑和尚而责之。和尚恐珠师杀鹅取珠,说偈讽之。珠师不听,遂缚和尚而拷打,和尚耳眼口鼻尽出血,这时鹅来食血,珠师怒,打杀鹅。和尚至此才说明真相,珠师开鹅腹而见珠,乃大哭,对和尚说:"汝护鹅命不惜于身,使我造此非法之事。"后以"鹅珠"作舍身护戒之典。

  • 3、额珠[é zhū ]

    1.即念珠。佛珠有定数,故称。

  • 4、遏猪[è zhū ]

    1.谓水受阻塞而停聚为泽。

鄂渚词语接龙

  • 1、1.春秋楚国的宫名。故址在今湖北省江陵县。 2.代指江陵。
  • 2、1.水边荷花。
  • 3、1.小洲上的田。
  • 4、1.亦作"渚芽"。 2.洲上初生的草芽。
  • 5、1.见"渚牙"。
  • 6、1.笼罩在小洲上的烟雾。
  • 7、1.洲中积水的洼地。
  • 8、朝离1.即株离。古东方少数民族乐名。
  • 9、枓栱1.斗栱。我国传统木结构建筑中的一种支承构件,主要由斗形木块和弓形肘木纵横交错层叠构成。
  • 10、藷藇1.即薯蓣。
  • 11、藷芋1.即藷藇。
  • 12、藷蔗1.甘蔗。
  • 13、鸀琟1.同"鸀鳿"。 2.鸟名。
  • 14、主诉1.医学上指病人对自我感觉最痛苦的病情的简要叙述。2.主要的诉讼。
  • 15、主题也叫“主题思想”。文艺作品中所蕴含的中心思想。是作品内容的主体和核心。一部作品可以有一个主题,也可以有多个主题。
  • 16、主体①事物的主要部分:合唱队以中学生为主体|主体工程已经竣工。 ②见“主体与客体”。
  • 17、主土1.古代诸侯王始封时,取天子所授之土立为国社而奉之,谓之主土。 2.古代指掌管山川土地和百物生长之事。
  • 18、主王1.古代臣下对国君宗室封邑之王的称呼。
  • 19、主桅1. 帆船上首要的桅,通常从船首数起第二根桅。
  • 20、主维1.犹言作主。
  • 21、主位1.君主的权位。 2.主人的席位。 3.谓谨于职守,安于本位。 4.语法名词。主语所在的位置。凡实词和名词性的语﹑句作句子成分时,在句中都有一定的位置。这些位置可分为:主位﹑宾位﹑补(表)位﹑领位﹑副位﹑同位和呼位。在主位的,为陈述的对象,即主语。
  • 22、主文1.指史官。 2.主持考试。 3.用以称主考官。 4.掌管文书;撰拟文稿。 5.用以称掌管文书的人员。 6.谓诗文不直陈而用比兴。 7.法律用语。旧时诉讼判决书上记载判决结论的第一段文字。
  • 23、主翁1.犹主人。与"客人"相对。 2.犹主人。与"仆人"相对。
  • 24、主席1.主持筵席。 2.指主筵席者。 3.筵席中的主人席位。 4.寺观的住持。 5.主持会议的人。 6.某些国家的政府机关﹑党派或团体某一级组织的最高领导职位的名称。

鄂渚的相关查询

鄂渚的意思解释、鄂渚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