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ī bǐnɡ  ]
  • ㄗ ㄅ一ㄥˇ
  • UQWM YLKI

资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天资,禀赋。

引证解释

⒈  天资,禀赋。《旧唐书》作“资粮”。

宋 苏辙 《除尚书右丞诸公免书》:“某家世寒陋,资禀冥烦。”
《水浒传》第六一回:“有出人英武,凌云志气,资禀聪明。”
《清史稿·选举志二》:“拟仿照同文馆例,於 上海 添设外国语言文字学馆,选近郡年十四岁以下资禀颖悟、根器端静之文童,聘西人教习。”
规定发给的粮米。 《新唐书·裴胄传》:“初, 李兼 尝罢 南昌 卒千餘人,收资稟为月进, 胄 白罢之。”

国语辞典

⒈  天赋。

明·王阳明〈教条示龙场诸生·勤学〉:「其人资禀虽甚超迈,侪辈之中有弗疾恶之者乎?有弗鄙贱之者乎?」

资禀(zi bing)同音词

  • 1、咨禀[zī bǐnɡ ]

    1.请教;禀告。

  • 2、自并[zì bìnɡ ]

    1.谓并力以赴。

  • 3、渍病[zì bìnɡ ]

    1.疾病。

  • 4、姿禀[zī bǐnɡ ]

    1.天资,禀赋。

  • 5、訾病[zī bìnɡ ]

    1.亦作"訿病"。 2.指摘。

  • 6、谘禀[zī bǐnɡ ]

    1.请示﹑禀报。 2.请教。

  • 7、紫饼[zǐ bǐnɡ ]

    1.茶名。指茶饼。

资禀词语接龙

  • 1、1.向尊长道谢。
  • 2、1.亦作"禀形"。 2.谓天赋的形貌。
  • 3、人的本性:禀性忠厚。
  • 4、1.天生秀丽。
  • 5、1.见"禀恤"。
  • 6、1.犹受学。
  • 7、1.犹敬仰。谓敬奉仰从。
  • 8、1.亦作"禀议"。 2.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 9、1.犹承应;遵从。
  • 10、1.粮仓。禀﹐有屋的仓;庾﹐露天无屋的仓。
  • 11、1.亦作"禀知"。 2.谓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 12、1.天性真挚。
  • 13、姿1.指天赋的资质。
  • 14、1.犹禀姿。
  • 15、1.向帝王陈述﹐说明。
  • 16、1.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
  • 17、1.承受火的锻炼。
  • 18、1.谓俸给及借贷。
  • 19、1.泛指粮饷。
  • 20、1.亦作"禀见"。 2.谓晋谒在上者。
  • 21、1.亦作"禀惧"。 2.敬慎戒惧。
  • 22、1.亦作"禀控"。 2.指向上控告。
  • 23、1.供给粮食。
  • 24、1.谷仓的谷物。

资禀的相关查询

资禀的意思解释、资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