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ī bǐnɡ  ]
  • ㄗ ㄅ一ㄥˇ
  • YUQ YLKI

谘禀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请示、禀报。

⒉  请教。

引证解释

⒈  请示、稟报。

《后汉书·皇后纪上·明德马皇后》:“内外諮稟,事同成人。”
《南史·臧质传》:“时 孝武 自揽威权,而 质 以少主遇之,刑政庆赏,不復諮稟朝廷。”
《旧唐书·高崇文传》:“崇文 不通文字,厌大府案牘諮稟之繁。”

⒉  请教。

南朝 梁 慧皎 《高僧传·译经下·求那跋摩》:“初, 跋摩 至 京,文帝 欲从之受《菩萨戒》,会虏寇侵疆,未及諮稟,奄而迁化。”
唐 智昇 《开元释教录》卷四:“龙光 道生 慧解洞微,亦入 关 諮稟。”

谘禀(zi bing)同音词

  • 1、咨禀[zī bǐnɡ ]

    1.请教;禀告。

  • 2、自并[zì bìnɡ ]

    1.谓并力以赴。

  • 3、渍病[zì bìnɡ ]

    1.疾病。

  • 4、姿禀[zī bǐnɡ ]

    1.天资,禀赋。

  • 5、资禀[zī bǐnɡ ]

    1.天资,禀赋。

  • 6、訾病[zī bìnɡ ]

    1.亦作"訿病"。 2.指摘。

  • 7、紫饼[zǐ bǐnɡ ]

    1.茶名。指茶饼。

谘禀词语接龙

  • 1、1.向尊长道谢。
  • 2、1.亦作"禀形"。 2.谓天赋的形貌。
  • 3、人的本性:禀性忠厚。
  • 4、1.天生秀丽。
  • 5、1.见"禀恤"。
  • 6、1.犹受学。
  • 7、1.犹敬仰。谓敬奉仰从。
  • 8、1.亦作"禀议"。 2.下属就上官提出的议案发表意见或建议。
  • 9、1.犹承应;遵从。
  • 10、1.粮仓。禀﹐有屋的仓;庾﹐露天无屋的仓。
  • 11、1.亦作"禀知"。 2.谓将事情或情况告知尊长。
  • 12、1.天性真挚。
  • 13、姿1.指天赋的资质。
  • 14、1.犹禀姿。
  • 15、1.向帝王陈述﹐说明。
  • 16、1.承受天地自然的化育。
  • 17、1.承受火的锻炼。
  • 18、1.谓俸给及借贷。
  • 19、1.泛指粮饷。
  • 20、1.亦作"禀见"。 2.谓晋谒在上者。
  • 21、1.亦作"禀惧"。 2.敬慎戒惧。
  • 22、1.亦作"禀控"。 2.指向上控告。
  • 23、1.供给粮食。
  • 24、1.谷仓的谷物。

谘禀的相关查询

谘禀的意思解释、谘禀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