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ǒ qī  ]
  • ㄅㄛˇ ㄐ一
  • KHB KHDK

跛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行步不稳貌。

引证解释

⒈  行步不稳貌。

汉 焦赣 《易林·泰之复》:“跛踦相随,日暮牛罢,陵迟后旅,失利亡雌。”
明 唐顺之 《与与槐谢翰林书》:“每遇人事迎送繁扰,跛踦从事则不免仍有厌心耳。”
清 魏禧 《姜贞毅先生传》:“每阴雨,公股足骨发痛,步趾微跛踦。”

跛踦(bo qi)同音词

  • 1、博棋[bó qí ]

    1.指围棋子。

  • 2、浡起[bó qǐ ]

    1.迅速兴起。

  • 3、葧脐[bó qí ]

    1.即荸荠。又名乌芋。

  • 4、伯奇[bó qí ]

    1.古代孝子。相传为周宣王时重臣尹吉甫长子。母死,后母欲立其子伯封为太子,乃谮伯奇,吉甫怒,放伯奇于野。伯奇"编水荷而衣之,采苹花而食之",清朝履霜,自伤无罪而见放逐,乃作琴曲《履霜操》以述怀。吉甫感悟,遂求伯奇,射杀后妻。见《初学记》卷二引汉蔡邕《琴操.履霜操》。 2.古代举行驱除疫鬼的大傩仪式中的神人。

  • 5、伯气[bó qì ]

    1.霸王气象。伯,通"霸"。

  • 6、勃起[bó qǐ ]

    1.兴起,勃兴。

  • 7、拨畦[bō qí ]

    1.整治田畦。

  • 8、拨气[bō qì ]

    1.喘气。

  • 9、拨弃[bō qì ]

    1.摒弃;摒除。

  • 10、脖脐[bó qí ]

    1.犹肚脐。

跛踦词语接龙

  • 1、1.踦,单数;偶,双数。比喻参差不齐。
  • 2、1.偏颇;片面。
  • 3、1.行走困顿貌。
  • 4、1.行走困难貌。
  • 5、1.一只脚;残缺。喻指残缺不全的器物。校,通"骹",器物的脚。
  • 6、1.跛足母羊。
  • 7、1.运气不好;倒霉。
  • 8、1.偏重。
  • 9、1.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
  • 10、1.行走不稳的小牛。
  • 11、1.倚门。
  • 12、1.单只的鞋。
  • 13、1.倚门,紧挨着门。
  • 14、1.单只的鞋。
  • 15、1.一方抵撑,一方拉引。拼搏争持貌。
  • 16、零钱1.宋时的一种杂税。
  • 17、鼜鼓1.古代巡夜戒守所击之鼓。
  • 18、稽首1.古时一种跪拜礼﹐叩头至地﹐是九拜中最恭敬者。 2.犹赔罪。 3.道士举一手向人行礼。
  • 19、稽首磕头到地。古时表示极其恭敬的一种跪拜礼:再拜稽首|宣子拜稽首焉。
  • 20、觭介1.单独,偏于一面。
  • 21、觭梦1.怪异的梦。
  • 22、觭偶1.奇偶。单为奇,双为偶。引申为抵牾不合。觭偶之辞,为当时辩论主题之一。
  • 23、觭日1.单日。
  • 24、觭重1.偏重。

跛踦的相关查询

跛踦的意思解释、跛踦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