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qī bǒ  ]
  • 一ˇ ㄅㄛˇ
  • KHDK KHB

踦跛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

引证解释

⒈  两足着地时重心偏于一边。

清 褚人穫 《坚瓠十集·周铁墩传》:“余素不耐观剧,然不厌观 申氏 家剧。每坐间,輒自提掇,毋踦跛,毋弇鄙,毋轻薄。”

踦跛(qi bo)同音词

  • 1、憩泊[qì bó ]

    1.犹栖息。

  • 2、岐伯[qí bó ]

    1.相传为黄帝时的名医。今所传《黄帝内经》,即战国秦汉时医家托名黄帝与岐伯论医之作。

  • 3、起拨[qǐ bō ]

    1.起驳,用小船将货物运至岸上。

  • 4、棋博[qí bó ]

    1.亦作"棊博"。 2.犹博弈。棋,围棋;博,六博。

  • 5、碁博[qí bó ]

    1.下棋赌输赢。

  • 6、弃播[qì bō ]

    1.犹播弃。抛弃。

  • 7、栖泊[qī bó ]

    1.亦作"栖泊"。 2.居留;停泊;寄居。

  • 8、起波[qǐ bō ]

    1.产生波浪。 2.掀起风波;寻衅肇事。 3.比喻有节奏地间歇﹑曲折前进。

  • 9、起伯[qǐ bó ]

    1.兴起并称霸。伯,通"霸"。

踦跛词语接龙

  • 1、1.跛足曳行。
  • 2、1.站立歪斜不正,倚靠于物。指不端庄的样子。 2.偏向于某一方。
  • 3、1.亦作"跛?"。 2.跛足的母羊。
  • 4、1.犹跛蹶。
  • 5、1.跛脚的人,瘸子。
  • 6、1.瘸腿。 2.特指战国赵平原君邻家一跛人。其人蹒跚行汲,平原君美人居楼上见而笑之。跛者及平原君门客怒,平原君终斩美人以谢。事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7、1.见"跛躄"。
  • 8、1.亦作"跛躃"。 2.两足不能行。 3.比喻困顿,无所作为。
  • 9、1.瘸腿的鳖。亦泛指鳖。鳖行动迟缓,故称。 2.比喻驽钝;低劣。 3.比喻驽钝低劣之人。
  • 10、1.跛行。 2.指驽马。
  • 11、1.瘸腿的人。 2.指春秋时晋大夫郄克。克足跛,故称。克出使之齐,齐顷公帷妇人使观之,克登阶,妇人笑之。克后败齐师于鞌。事见《左传.宣公十七年》﹑《成公二年》。
  • 12、1.见"跛觋"。
  • 13、1.瘸腿。 2.一瘸一拐地走。 3.指驽钝之马。
  • 14、1.瘸腿。亦指瘸腿的人。 2.蹩脚。比喻尴尬﹑差劲。
  • 15、1.失足跌倒。
  • 16、1.跛脚,瘸腿。
  • 17、1.残废的人。
  • 18、1.站立时重心偏在一足上。
  • 19、1.瘸腿的驴子。常比喻平庸驽钝的人。
  • 20、1.足跛与眼盲。 2.泛指有残疾的。
  • 21、1.行步不稳貌。
  • 22、1.脚偏废不能行走。
  • 23、1.跛足奴。
  • 24、1.亦作"跛击"。 2.指男巫。

踦跛的相关查询

踦跛的意思解释、踦跛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