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hànɡ yì  ]
  • ㄔㄤˋ 一ˋ
  • WJJG YYR
  • 名词动词

倡议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首先提出建议;发起做某事。

倡议召开国际会议。

proposal; propose;

引证解释

⒈  首先建议;发起。

明 蒋一葵 《长安客话·通惠河》:“元 至元 间,丞相 完泽 倡议导 昌平 白浮 诸泉为渠……抵 通州 高丽庄,以便漕运。”
清 侯方域 《于谦论》:“英宗 之北狩也,社稷无主,都城汹汹,廷臣已有倡议南迁者,其不为 宋 之续也几希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八回:“这里的族长……倡议要众人分派,派到你名下要出一百两银子。”

⒉  首先提出的建议。

袁鹰 《献给英雄的长辈》诗:“你们每一个发明,每一个纪录,每一个倡议,每一个创造,都使我们兴奋,都使我们自豪!”

国语辞典

⒈  首先提议。

清·侯方域〈于谦论〉:「英宗之北狩也,社稷无主,都城汹汹,廷臣已有倡议南迁者,其不为宋之续也几希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八回》:「这里的族长,就是你的大叔公,倡议要众人分派,派到你名下要出一百两银子。」

发起 提议 建议 倡导

倡议(chang yi)同音词

  • 1、畅怿[chànɡ yì ]

    1.欣悦。

  • 2、畅意[chànɡ yì ]

    1.表达情意。 2.心情舒畅。 3.尽兴,尽情。

  • 3、倡义[chànɡ yì ]

    1.首倡大义;宣扬大义。多指举兵行事或起义。

  • 4、昌逸[chānɡ yì ]

    1.昌盛逸乐。

  • 5、昌意[chānɡ yì ]

    1.传说中人名。为黄帝之子。相传黄帝娶西陵国之女为正妃,生二子:其一曰玄嚣,其二曰昌意。见《史记.五帝本纪》。

  • 6、常壹[chánɡ yī ]

    1.谓始终如一。

  • 7、常仪[chánɡ yí ]

    1.通常的仪式。 2.人名。上古黄帝臣。 3.人名。上古帝喾妃。娵訾氏女,帝挚母。 4.人名。同"嫦娥"。神话传说中的奔月者。"仪"与"娥"古同音通用。

  • 8、氅衣[chǎnɡ yī ]

    1.古代罩于衣服外的大衣﹐可以遮风寒﹐其形制不一。

  • 9、怅悒[chànɡ yì ]

    1.惆怅不乐。

  • 10、昌义[chānɡ yì ]

    1.首先起义。昌,通"倡"。

倡议词语接龙

  • 1、1.列入议事日程的提案。
  • 2、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先朝后裔而享受国宾待遇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3、1.讨论治军用兵。
  • 4、1.谓干扰朝廷选用人才之权。柄﹐指选士用人之权。
  • 5、1.犹言相提并论。 2.拟议﹐设计筹划。
  • 6、1.谋议侮弄。
  • 7、1.古刑法八议之一。谓对于皇亲国戚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其刑罚。 2.议婚﹔说亲。
  • 8、1.古刑法八议之一。对勤于国事者进行特别审议以减免刑罚。
  • 9、1.指有特殊身份者犯罪时﹐可原其罪情奏请予以减罪。
  • 10、1.谓理屈词穷。诎﹐通"屈"。
  • 11、1.商议迎娶之事。
  • 12、1.指对国政的发言权。
  • 13、1.审议。
  • 14、1.非议之声。
  • 15、1.议论商讨公事。 2.度事﹐衡量事情的轻重。议﹐通"仪"。
  • 16、1.议事之室。
  • 17、1.见"议谥"。
  • 18、1.犹义疏。疏解经籍的著作。议﹐通"义"。
  • 19、1.论议辩说。
  • 20、1.议论政事之堂。
  • 21、1.商讨。
  • 22、1.议定题目。 2.会议讨论的题目。
  • 23、1.指奏议文章的体裁。
  • 24、1.拟议将亲尽之祖的神主迁出宗庙藏于祧﹐谓之"议祧"。祀远祖﹑始祖之庙为祧。古代帝王宗庙﹐除百世之祖不迁外﹐其馀五世亲尽则迁去神主藏于祧。

倡议的相关查询

倡议的意思解释、倡议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