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水底鱼虫游近冰面,以示天气回暖,百虫解蛰。
引《大戴礼记·夏小正》:“鱼陟负冰。陟,升也。负冰云者,言解蛰也。”顾凤藻 集解:“案 孔颖达 云,鱼当寒威之时,伏於水下,逐其温煖,至正月阳气既上,鱼游於上水,近於冰,若负然。”宋 司马光 《春帖子词·皇帝阁》:“候鴈来归北,寒鱼陟负冰。”清 魏源 《扬州絜园闲咏》之九:“立雪鹤深睡,负冰鱼聚沉。”
〈书〉(把信件等)用火烧掉:阅后~。也说付丙丁(丙丁:指火)。
1.指作威作福的权力。
1.一种象征福德的瑞草名。
带着病(做某件事):~出席ㄧ~工作。
1.抱病。
1.禀赋。自然具有的资质。
1.魏晋至隋唐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 2.一种兵制名称。详"府兵制"。
埋伏下来伺机攻击敌人的军队。
1.执持兵器。 2.安抚士卒。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九出出名为"抚兵"。
负冰的意思解释、负冰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