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fú bìnɡ  ]
  • ㄈㄨˊ ㄅ一ㄥˋ
  • RGY UGM

扶病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带病,抱病行动。

至七月,乃扶病入觐。——清·梁启超《谭嗣同传》

with illness;

⒉  又如:扶病工作。

引证解释

⒈  支撑病体。亦指带病工作或行动。

《礼记·问丧》:“身病体羸,以杖扶病也。”
唐 包佶 《答窦拾遗卧病见寄》诗:“今春扶病移沧海,几度承恩对白光。”
《明史·杨慎传》:“扶病驰万里,惫甚。”
《红楼梦》第一〇八回:“凤姐 也不敢推辞,在 贾母 前扶病承欢。”

国语辞典

⒈  支撑病体,带病工作或行动。唐·刘禹锡〈送裴处士应制举〉诗:「老大希逢旧邻里,为君扶病到方山。」也作「扶疾」。

抱病

扶病(fu bing)同音词

  • 1、付丙[fù bǐnɡ ]

    〈书〉(把信件等)用火烧掉:阅后~。也说付丙丁(丙丁:指火)。

  • 2、福柄[fú bǐnɡ ]

    1.指作威作福的权力。

  • 3、福并[fú bìnɡ ]

    1.一种象征福德的瑞草名。

  • 4、负冰[fù bīnɡ ]

    1.水底鱼虫游近冰面,以示天气回暖,百虫解蛰。

  • 5、负病[fù bìnɡ ]

    1.抱病。

  • 6、赋禀[fù bǐnɡ ]

    1.禀赋。自然具有的资质。

  • 7、府兵[fǔ bīnɡ ]

    1.魏晋至隋唐时军府所属之兵统称府兵。 2.一种兵制名称。详"府兵制"。

  • 8、伏兵[fú bīnɡ ]

    埋伏下来伺机攻击敌人的军队。

  • 9、抚兵[fǔ bīnɡ ]

    1.执持兵器。 2.安抚士卒。清孔尚任《桃花扇》第九出出名为"抚兵"。

扶病词语接龙

  • 1、1.病革。
  • 2、1.疾病。 2.犹病革。病重。
  • 3、1.惊悸;惊心。
  • 4、1.病人的家庭;病人和病人的家属。
  • 5、1.因病请假;因病请的假。
  • 6、1.有病的脚;脚有病。
  • 7、1.南朝梁武帝曾于华光殿宴饮﹐令沈约等赋韵连句﹐武将曹景宗不得韵﹐意不平。帝谓"卿伎能甚多﹐人才英拔﹐何必止在一诗"。时景宗已醉﹐求之不已﹐而分韵已尽﹐唯馀"竞""病"二字。景宗操笔成诗云:"去时儿女悲﹐归来笳鼓竞。借问行路人﹐何如霍去病。"诗浑成悲壮﹐帝及群臣惊嗟竟日。事见《南史.曹景宗传》。后遂用为好诗浑成的典故。
  • 8、1.饮酒沉醉。 2.谓饮酒过量而生病。
  • 9、1.谓悲痛不安。
  • 10、1.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
  • 11、1.能使生物生病的细菌。
  • 12、1.患消渴症。
  • 13、1.疲病的旅居在外之人。
  • 14、1.疾苦;痛苦。亦指疾苦之人。
  • 15、1.谓发疯。
  • 16、1. 病情。
  • 17、1.犹言病笃。 2.为疾病所困扰。
  • 18、1.犹缺点。
  • 19、1.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原理。
  • 20、1.病重。
  • 21、1.医疗部门记载病情﹑诊断和处理方法的记录。每个病人一份。
  • 22、1.指疾苦与利益之事。
  • 23、1.某种疾病的例子。某个人或生物患过某种疾病﹐就是这种疾病的病例。
  • 24、1.患恶疮之疾。 2.瘟疫。

扶病的相关查询

扶病的意思解释、扶病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