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ínɡ yàn  ]
  • ㄒ一ㄥˊ 一ㄢˋ
  • TGS DWW

行雁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成行的飞雁。

⒉  谓平行,平列。语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郑玄笺:“雁行者,言与中服相次序。”

⒊  指兄弟。谓如雁之飞翔有序。

引证解释

⒈  成行的飞雁。

唐 李溟 《无题》诗:“向月片帆去,背云行雁来。”

⒉  谓平行,平列。

语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驂鴈行。”
郑玄 笺:“鴈行者,言与中服相次序。”
《北史·薛叔传》:“若使选曹唯取年劳,不简贤否,使义均行雁,次若贯鱼,勘簿呼名,一吏足矣。数人而用,何谓銓衡?”

⒊  指兄弟。谓如雁之飞翔有序。

清 赵翼 《吴门喜晤王述庵司寇》诗:“繄余年亦七十七,幸附殷兄列行雁。”

行雁(xing yan)同音词

  • 1、星言[xīnɡ yán ]

    1.星焉。谓披着星星。 2.泛言及早﹐急速。

  • 2、星筵[xīnɡ yán ]

    1.七夕庆祝双星相聚的宴会。

  • 3、星眼[xīnɡ yǎn ]

    1.明丽的眼睛。

  • 4、兴言[xìnɡ yán ]

    1.语助词。 2.指告谕。 3.心有所感﹐而发之于言。

  • 5、杏眼[xìnɡ yǎn ]

    1.亦称"杏子眼"。 2.如杏子形状的眼睛。多以形容女子的美目。

  • 6、刑奄[xínɡ yǎn ]

    1.宫刑。 2.指阉人。

  • 7、刑谳[xínɡ yàn ]

    1.议罪定案。

  • 8、行烟[xínɡ yān ]

    1.犹言行云行雨。

  • 9、行言[xínɡ yán ]

    1.犹流言。《诗.小雅.巧言》:"往来行言,心焉数之。"俞樾《群经平议.毛诗三》:"小人之言,轻浮无根,故谓之行言。曰往来者,正见其无定也。"吴闿生会通:"行言,犹流言。"一说泛指语言。马瑞辰通释:"《尔雅.释诂》:'行,言也。'郭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是言二字平列而同义,犹云语言耳。" 2.犹言行。

  • 10、行盐[xínɡ yán ]

    1.运销食盐。

行雁词语接龙

  • 1、1.流浪无定居的民户。
  • 2、1.膏神名。
  • 3、1.亦作"鴈奴"。 2.雁群夜宿沙渚时﹐在周围专司警戒﹐遇敌即鸣的雁。 3.泛指雁。
  • 4、1.指北方边塞地区。
  • 5、1.亦作"鴈器"。 2.赝品。雁﹐同"赝"。
  • 6、1.亦作"鴈丘"。 2.金元好问葬雁之处。在山西阳曲汾水旁﹐为著名古迹。
  • 7、1.即雁币。
  • 8、1.首饰名。形如飞雁的发钗。
  • 9、1.亦作"鴈臣"。 2.指古代逢秋到京师朝觐﹐至春始还部落的北方少数民族首领。
  • 10、1.亦作"鴈城"。 2.指雁门郡。
  • 11、1.雁飞的行程。
  • 12、1.亦作"鴈池"。 2.汉梁孝王刘武所筑兔园中的池沼名。 3.借指帝王所居园林中的池沼。
  • 13、齿1.亦作"雁齿"。 2.比喻排列整齐之物。 3.常比喻桥的台阶。 4.草名。
  • 14、1.亦作"鴈宕"。 2.即雁荡山。
  • 15、1.即雁足灯。
  • 16、1.指聘仪。古代定婚﹑亲迎时﹐男子须向女家献雁为礼。其所以用雁者﹐汉班固《白虎通.嫁娶》谓﹕"取其随时而南北﹐不失其节﹐明不夺女子之时也﹔又是随阳之鸟﹐妻从夫之义也﹔又取飞成行﹐止成列也。明嫁娶之礼﹐长幼有序﹐不相逾越也。又昏礼贽不用死雉﹐故用雁也。"
  • 17、1.江南方言。褐色鹅。 2.四川方言。称雁。
  • 18、1.指秋风。
  • 19、1.犹雁书。
  • 20、1.即雁回峰。在湖南省衡阳市南﹐为衡山七十二峰之一。
  • 21、1.雌雁。
  • 22、1.见"雁门关"。
  • 23、1.指塞北远方。
  • 24、1.指雁的翅膀。

行雁的相关查询

行雁的意思解释、行雁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