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xínɡ yàn  ]
  • ㄒ一ㄥˊ 一ㄢˋ
  • GAJH YFM

刑谳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议罪定案。

引证解释

⒈  议罪定案。

唐 高彦休 《阙史·李丞相特达》:“微此则在朝五品以上清资官为职,盖国家慎刑讞也。”

刑谳(xing yan)同音词

  • 1、星言[xīnɡ yán ]

    1.星焉。谓披着星星。 2.泛言及早﹐急速。

  • 2、星筵[xīnɡ yán ]

    1.七夕庆祝双星相聚的宴会。

  • 3、星眼[xīnɡ yǎn ]

    1.明丽的眼睛。

  • 4、兴言[xìnɡ yán ]

    1.语助词。 2.指告谕。 3.心有所感﹐而发之于言。

  • 5、杏眼[xìnɡ yǎn ]

    1.亦称"杏子眼"。 2.如杏子形状的眼睛。多以形容女子的美目。

  • 6、刑奄[xínɡ yǎn ]

    1.宫刑。 2.指阉人。

  • 7、行烟[xínɡ yān ]

    1.犹言行云行雨。

  • 8、行言[xínɡ yán ]

    1.犹流言。《诗.小雅.巧言》:"往来行言,心焉数之。"俞樾《群经平议.毛诗三》:"小人之言,轻浮无根,故谓之行言。曰往来者,正见其无定也。"吴闿生会通:"行言,犹流言。"一说泛指语言。马瑞辰通释:"《尔雅.释诂》:'行,言也。'郭注:'今江东通谓语为行。'是言二字平列而同义,犹云语言耳。" 2.犹言行。

  • 9、行盐[xínɡ yán ]

    1.运销食盐。

  • 10、行雁[xínɡ yàn ]

    1.成行的飞雁。 2.谓平行,平列。语本《诗.郑风.大叔于田》:"两服上襄,两骖雁行。"郑玄笺:"雁行者,言与中服相次序。" 3.指兄弟。谓如雁之飞翔有序。

刑谳词语接龙

  • 1、1.评议案件﹐审理定案。
  • 2、1.谓审判定罪之后向上禀告。
  • 3、1.判案文字。
  • 4、1.审理案件﹐驳正是非。
  • 5、1.罪案的判决词。
  • 6、1.判定罪名。
  • 7、1.判案的案卷。
  • 8、1.指刑法条例。
  • 9、稿1.判决书的文稿。
  • 10、1.见"谳鞫"。
  • 11、1.亦作"谳鞠"。 2.审讯。
  • 12、1.古代审理案件的机关。
  • 13、1.判断。 2.判决。
  • 14、1.对案件加以评议和判决。
  • 15、1.审议﹐平议刑狱。
  • 16、1.放断狱案卷的箱子。
  • 17、1.审讯犯人。
  • 18、1.审理案件。
  • 19、1.判决书。
  • 20、1.《史记.酷吏列传》﹕"其(张汤)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而鼠盗肉﹐其父怒﹐笞汤。汤掘窟得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其父见之﹐视其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后遂以"谳鼠"为精于治狱之典。
  • 21、1.向上司申报的议刑之文。
  • 22、1.判刑。
  • 23、1.审讯。
  • 24、1.清正貌。

刑谳的相关查询

刑谳的意思解释、刑谳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