⒈ 即雁币。
⒈ 即雁币。参见“雁币”。
引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寄生》:“彼虽先至,未受雁采;不如仍使亲迎。”
1.作砚台的原材料。
1.用盐浸渍的蔬菜。
1.指沉抑于下的有才华之士。
1.容貌。 2.指面子。
1.可作砚台的石料。
1.写作美妙文章的才能。
1.绮丽的文采。 2.美好的神采。
1.光采。
1.盐和蔬菜。 2.盐渍的蔬菜。
1.古族名。一作阖苏。东汉时称阿兰聊﹐三国时称阿兰。约分布于今咸海至里海一带。从事游牧。东汉时属康居;部分西迁至今伏尔加河和顿河下游之间。公元四世纪后半叶﹐因遭匈奴攻击﹐又有一部分继续西迁。
雁采的意思解释、雁采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