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í sì  ]
  • ㄕˊ ㄙˋ
  • DGTG HNHQ

石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状似犀牛的巨石。

引证解释

⒈  状似犀牛的巨石。

唐 王勃 《晚秋游武担山寺序》:“碧鸡 灵宇,山川极目。石兕 长江,汀洲在望。”

石兕(shi si)同音词

  • 1、石耜[shí sì ]

    1.原始社会人们使用的石制锹形农具。

  • 2、世祀[shì sì ]

    1.世代祭祀。

  • 3、世嗣[shì sì ]

    1.犹世嫡。 2.家世﹑后代。

  • 4、市丝[shì sī ]

    1.市制长度单位,一市丝等于十万分之一市尺,通称丝。 2.市制重量单位,一市丝等于百万分之一市斤,旧制等于一百六十万分之一市斤,通称丝。

  • 5、市司[shì sī ]

    1.即司市。古代管理市场的官员。又叫市师。 2.宋代称评定物价的机构。

  • 6、市死[shì sǐ ]

    1.在闹市处死。指弃市,古代死刑之一。

  • 7、市肆[shì sì ]

    1.市场;市中店铺。 2.泛指市镇。

  • 8、十思[shí sī ]

    1.谓反复思虑。 2.唐魏征谏太宗予以慎重思考的十个方面。

  • 9、十死[shí sǐ ]

    1.本指十种情况必死,引申为极端危险。 2.指犯十次死罪。言其多。 3.死十次。夸张说法。

  • 10、时祀[shí sì ]

    1.四时的祭祀。

石兕词语接龙

  • 1、1.兕与虎。泛指猛兽。 2.孔子在陈绝粮,弟子有怨意,因召子路问曰:"《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邪?吾何为于此?"见《史记.孔子世家》。后用为道衰不遇之典实。
  • 2、1.兕革制的铠甲。 2.指士兵。
  • 3、1.古代以兕角制的酒杯。
  • 4、1.复姓。北魏有兕先氏。见《魏书.列女传》。
  • 5、1.古代行射礼时用来盛计数筹码的器具。因形似伏兕,故名。
  • 6、1.古代酒器。腹椭圆形或方形,圈足或四足,有流和鋬。盖一般成带角兽头形。盛行于商代和西周前期。后亦泛指酒器。
  • 7、1.即兕觥。
  • 8、偲偲1.互相勉励。
  • 9、思惑1.佛教语。指贪﹑嗔﹑痴等迷情。
  • 10、思结1.我国少数民族部族名。敕勒诸部之一。见《新唐书.回鹘传上》。 2.复姓。回纥九姓之一。唐有思结归国。见《新唐书.王君?传》。
  • 11、思旧1.怀念旧事或旧友。
  • 12、思咎1.反省过失。
  • 13、思眷1.眷念。
  • 14、思考1.指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
  • 15、思渴1.渴念。
  • 16、思脍1.同"思鲈莼"。
  • 17、思劳1.思虑劳累。 2.香料名。
  • 18、思牢1.竹名。
  • 19、思儡1.木名。
  • 20、思理1.思辨能力。 2.犹思致。才思情致。 3.犹构思。 4.指构思设计的才智。
  • 21、思力1.思维能力。
  • 22、思恋1.怀恋。
  • 23、思量1.志趣和器量。
  • 24、思量考虑;想:细细思量|思量再三。

石兕的相关查询

石兕的意思解释、石兕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