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ī bù  ]
  • ㄗ ㄅㄨˋ
  • HXM TIS

赀簿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账簿。

引证解释

⒈  账簿。

《南史·羊希传》:“官品第一第二听占山三顷;第三第四品二顷五十亩;第五第六品二顷;第七第八品一顷五十亩;第九品及百姓一顷:皆依定格,条上貲簿。”
《新唐书·牛僧孺传》:“俄而 弘、公武 卒,孙弱不能事,帝遣使者至其家,悉收貲簿,校计出入。”

国语辞典

⒈  帐簿。

《新唐书·卷七四·牛僧孺传》:「俄而弘、公武卒,孙弱不能事,帝遣使者至其家,悉收赀簿,校计出入。」

赀簿(zi bu)同音词

  • 1、子部[zǐ bù ]

    也称“丙部”。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四部的第三部。收诸子百家和佛道宗教著作。《隋书·经籍志》分为儒家、道家、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农家、小说家、兵家、天文、历数、五行、医方十四类。《四库全书》分为儒家、兵家、法家、农家、医家、天文算法、术数、艺术、谱录、杂家、类书、小说家、释家、道家十四类。

  • 2、自卜[zì bǔ ]

    1.自己估量自己。

  • 3、缁布[zī bù ]

    1.见"缁布冠"。

  • 4、滋补[zī bǔ ]

    1.供给身体以养分;补养。

  • 5、赀布[zī bù ]

    1.细麻布。赀,通"?"。

  • 6、资补[zī bǔ ]

    1.资助补贴。

  • 7、资哺[zī bǔ ]

    1.谓补给食物。

  • 8、资簿[zī bù ]

    1.记载官员资格﹑履历的簿册。借指资格和履历。

赀簿词语接龙

  • 1、簿1.谓官府文书。
  • 2、簿1. 笔记本或账簿。
  • 3、簿1.簿册文书。
  • 4、簿1.簿籍文书。
  • 5、簿1.犹对簿。受审问。
  • 6、簿1.簿阀。谓先代官籍门阀。
  • 7、簿1.先代官籍门阀。
  • 8、簿1.登记﹑书写所用的册籍。如户口簿﹑军队名册﹑账簿等。 2.泛指官府文书。
  • 9、簿会计中填制凭证、登记帐簿、结计帐簿的发生额和余额、编制会计报表等工作的总称。是汇总财务信息的基础工作。簿记有时也用作为会计的同义语。
  • 10、簿1.谓断案。
  • 11、簿1.见"簿历"。
  • 12、簿1.官府中掌文书的低级僚属。
  • 13、簿1.谓登记入册。
  • 14、簿1.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
  • 15、簿1.事物的记录;典籍的目录。2.查抄登记(财产)。
  • 16、簿1.登记财物的账目。 2.谓查抄财产﹐将其登记入册。 3.典籍的目录。
  • 17、簿1.即折子。一种用纸折叠而成的册子﹐多用于记账。
  • 18、簿1.记录财物出纳的簿册。 2.官署中的文书簿册。
  • 19、簿1.审理诉讼案件。
  • 20、簿1.主簿办公的官署。
  • 21、簿1.主簿办公的官署。听﹐通"厅"。
  • 22、簿1.古代指入册的土地。今出土文物凤凰山一六八号汉墓遣策木简上有隶体墨书"簿土"字迹﹐八号墓遣策作"溥土"﹐十号墓《郑里廪簿》则写作"薄"﹐熟煌汉简亦有此例。汉墓所出簿土大都为一块用方绢包裹的土块﹐作为表示该处土地为其所有的象征。
  • 23、簿1.主簿和县尉。泛指地方官府佐理官员。
  • 24、簿1.仪仗侍从。

赀簿的相关查询

赀簿的意思解释、赀簿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