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bù lǐnɡ  ]
  • ㄅㄨˋ ㄌ一ㄥˇ
  • TIS WYCM

簿领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

引证解释

⒈  谓官府记事的簿册或文书。

《后汉书·南匈奴传》:“当决轻重,口白单于,无文书簿领焉。”
《资治通鉴·唐代宗大历六年》:“滉 为人廉勤,精於簿领。”
清 俞樾 《古书疑义举例·高下相形例》:“后世记载之家,但有簿领而无文章,莫窥斯秘,于是读古人之书,亦不得其抑扬之妙,徒泥字句以求之,往往失其义矣。”
阿英 《袁中郎做官》:“他甚至说:‘抱牍之苦,甚于抱病;簿领之趣,恶于药饵。’”
亦称“簿领书”。 《文选·刘桢<杂诗>》:“沉迷簿领书,回回自昏乱。”
刘良 注:“簿领书,谓文书也。”

簿领(bu ling)同音词

  • 1、布令[bù lìnɡ ]

    1.颁布政令;发布命令。

  • 2、不灵[bù línɡ ]

    1.不晓悟。 2.不灵验。 3.不起作用,不成功。

  • 3、不令[bú lìnɡ ]

    1.不善;不肖。 2.没有命令。 3.不听从命令。

  • 4、部领[bù lǐnɡ ]

    1.统辖率领。

簿领词语接龙

  • 1、1.统治;主管。
  • 2、1.接受。
  • 3、1.指五岭以南的地区。领,古"岭"字。
  • 4、1.亦作"领喏"。 2.答应;应承。
  • 5、1.见"领诺"。
  • 6、1.领取凭证。旧时地方官赴任前,须先在京都吏部领取文牒,谓之"领凭"。
  • 7、1.见"领旗"。
  • 8、1.带领;统领。
  • 9、1.谓带领他人锄草松土。
  • 10、1.接受对方的礼物或好意而心怀感激。
  • 11、1.得到,获得。
  • 12、1.套在脖子上的圈。 2.即领子。
  • 13、1.指走在垄沟里负力最重的牲口带领同类合耕。
  • 14、1.犹言代理兼管。
  • 15、1.陕北民间祭神用的牲畜。
  • 16、使1.谓主管其事。
  • 17、1. 给预兆,预先警告;通过超自然手段预示。
  • 18、一国根据协议派驻在别国某城市或某地区的外交代表。分总领事、领事、副领事和领事代理人。主要职责是:维护本国利益,保护侨民,办理护照、签证、公证、认证等事宜,用合法手段了解当地各种情况。根据国际惯例和国家间的协议,领事可享受有别于外交特权和豁免的领事特权和豁免。
  • 19、1.带头。 2.指带头的人。
  • 20、犹接受。多用于接受好意:好意我领受了。
  • 21、1.犹统帅。
  • 22、1.分布在一个国家领土内的河流﹑湖泊﹑运河﹑港口﹑海湾等。 2.指领海。
  • 23、1.犹领取。
  • 24、1.领取钱物的凭证。 2.缝在领窝上的窄条。

簿领的相关查询

簿领的意思解释、簿领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