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shì miǎn  ]
  • ㄕˋ ㄇ一ㄢˇ
  • TOC JQK

释冕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脱去冠冕。

⒉  引申为辞官。

引证解释

⒈  脱去冠冕。

《书·康王之诰》:“羣公既皆听命,相揖趋出,王释冕,反丧服。”

⒉  引申为辞官。

晋 石崇 《思归叹》诗:“舒篇卷兮与圣谈,释冕投紱兮希 彭 聃。”

释冕(shi mian)同音词

  • 1、侍面[shì miàn ]

    1.犹言侍教于尊前。旧时书信中的敬语。

  • 2、石棉[shí mián ]

    可分成柔长纤维的硅酸盐纤维状矿物。具丝绢光泽,常见颜色为白色和各种色调的蓝色。具有耐酸、耐碱、耐高温和绝缘等性能,有的还有良好的过滤性。广泛用于制造防火纺织物、隔音材料、保温材料、绝缘材料和过滤材料等。

  • 3、失眠[shī mián ]

    睡眠不足或睡不深熟。分为难于入睡、易于惊醒、睡眠持续时间短于正常三类。原因多种,或是精神过度紧张和兴奋(如神经衰弱),或由疼痛、环境不安静、服用兴奋性饮料和药物引起。在防治上,去除失眠原因最为重要。

  • 4、识眄[shí miǎn ]

    1.赏识眷顾。

  • 5、识面[shí miàn ]

    1.相见。 2.见过面﹔熟识。 3.犹世面。

  • 6、市面[shì miàn ]

    ①街上:市面上已无空房可租了。 ②城市工商活动的一般情况:市面繁荣|这种货市面上都卖这个价。

  • 7、世面[shì miàn ]

    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孩子去年刚毕业,没见过世面,还得多加引导。

  • 8、饰面[shì miàn ]

    1.修饰容貌。

释冕词语接龙

  • 1、1.冕顶之板。又名延。
  • 2、1.古代礼冠的系带。
  • 3、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凡吉礼皆戴冕,而服饰随事而异。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
  • 4、1.古代礼冠与印绶,皆大官所服佩者,因以指重臣。
  • 5、1.古代礼冠与礼服上绣的亚字形花纹。借指仕宦。
  • 6、1.古代帝王﹑诸侯及卿大夫之礼帽。
  • 7、1.礼冠与手版,皆古代王公大官之服饰,因以指仕宦者。
  • 8、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顶有延,前有旒,故曰"冕旒"。天子之冕十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见《周礼.夏官.弁师》。 2.专指皇冠。借指皇帝﹑帝位。
  • 9、1.古代礼冠与官服的腰带。借指贵官重臣。
  • 10、面谀1.当面恭维。
  • 11、面谕1.当面训示。 2.古代的一种公文程式。
  • 12、面喻1.犹面谕。
  • 13、面誉1.当面称誉。
  • 14、面约1.当面约定。
  • 15、面晕1.脸上泛起红色。
  • 16、面粘1.浆糊。
  • 17、面粻1.用面做的祭品。
  • 18、面杖1.亦作"面杖"。 2.擀面杖。制作面食时用的木棍儿。
  • 19、面罩1.人脸面的保护罩(如潜水员用的)。2.防毒面具或其他呼吸器的置于面部的部分,带有眼罩及呼吸装置。
  • 20、面折当面指责:面折人过。
  • 21、面争1.当面劝谏或争论。
  • 22、面诤1.当面谏劝。
  • 23、面脂1.润面的油脂。
  • 24、面执1.当面争论。

释冕的相关查询

释冕的意思解释、释冕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