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iǎn fú  ]
  • ㄇ一ㄢˇ ㄈㄨˊ
  • JQK OID

冕黻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古代礼冠与礼服上绣的亚字形花纹。借指仕宦。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礼冠与礼服上绣的亚字形花纹。借指仕宦。

宋 王安石 《金溪吴君墓志铭》:“氏 吴 其先自 姬 出,以儒起家世冕黻。”

冕黻(mian fu)同音词

  • 1、免夫[miǎn fū ]

    1.宋代百姓纳钱代替劳役的一种制度。

  • 2、免服[miǎn fú ]

    1.古代丧服。

  • 3、免赋[miǎn fù ]

    1.免征赋税。

  • 4、面缚[miàn fù ]

    两手绑于身后。古代表示投降:肉袒面缚|面缚归降。

  • 5、黾俯[miǎn fǔ ]

    1.见"黾勉"。

  • 6、俛伏[miǎn fú ]

    1.弯下身子。 2.趴在地上。

  • 7、俛附[miǎn fù ]

    1.屈从依附。

  • 8、冕服[miǎn fú ]

    1.古代大夫以上的礼冠与服饰。凡吉礼皆戴冕,而服饰随事而异。据《周礼.春官.司服》载:"王之吉服:祀昊天上帝﹐则服大裘而冕﹐祀五帝亦如之;享先王则衮冕;享先公飨射则鷩冕;祀四望山川则毳冕;祭社稷五祀则希冕;祭群小祀则玄冕。"

  • 9、冕绂[miǎn fú ]

    1.古代礼冠与印绶,皆大官所服佩者,因以指重臣。

冕黻词语接龙

  • 1、1.指在朝的达官显贵。
  • 2、1.黑青相间的衣领。
  • 3、1.古时祭服。
  • 4、1.佩系官印的丝带。借指达官贵人。
  • 5、1.古代礼服。
  • 6、1.古代出丧时画有?形的棺饰。
  • 7、1.古代祭服。绣有青黑色花纹的下裳。
  • 8、1.黑青相间如?形的花纹。
  • 9、1.黑与青相间的花纹。
  • 10、1.古代礼服名。绣有青黑色花纹。
  • 11、1.语出《书.益稷》:"藻火粉米,黼黻絺绣。"谓织有黻和水藻的花纹。引申为写出华美的辞藻或文字。
  • 12、偪隘1.狭窄。
  • 13、偪剥1.象声词。
  • 14、偪促1.逼迫催促。
  • 15、偪介1.迫近;靠近。《左传.昭公二十年》:"逼介之关,暴征其私。"杨伯峻注:"此谓迫近国都之关卡。"一说"偪介"为"偪尔"之形误。参阅清王引之《经义述闻。春秋左传下》"偪介之关"。
  • 16、偪近1.接近;迫近。
  • 17、偪勒1.犹勒索。
  • 18、偪壤1.谓领土靠近。
  • 19、偪塞1.拥塞;滞塞。
  • 20、偪束1.逼迫约束。
  • 21、偪下1.谓使下属感到为难。
  • 22、偪拶1.压迫。
  • 23、偪仄1.亦作"逼侧"。 2.迫近;相迫。 3.密集;拥挤。 4.狭窄。 5.匆迫;短暂。 6.窘迫。
  • 24、偪窄1.狭隘,不宽敞。

冕黻的相关查询

冕黻的意思解释、冕黻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