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dào zānɡ  ]
  • ㄉㄠˋ ㄗㄤ
  • UQWL AUA

盗臧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见“盗赃”。

引证解释

⒈  见“盗赃”。

盗臧(dao zang)同音词

  • 1、倒赃[dǎo zānɡ ]

    1.索回受贿或盗窃得来的财物。

  • 2、盗赃[dào zānɡ ]

    1.亦作"盗臧"。 2.抢劫或偷窃财物。 3.指抢劫或偷窃得来的财物。

  • 3、盗葬[dào zànɡ ]

    1.谓窃用他人土地﹑墓穴埋葬死者。

  • 4、道藏[dào zànɡ ]

    中国道教经典的总集。道经从六朝开始汇集,唐代开元(713-741)中汇辑成“藏”,并编有《三洞琼纲》目录。宋初有《大宋天宫宝藏》和《崇宁重校道藏》。其刊印始于宋徽宗政和(1111-1117)中的《政和万寿道藏》。明代的《正统道藏》包括一千四百七十六种书,为现今通行本。内容十分广泛,除道教经书外,还涉及医学、化学、生物、体育、保健以及天文、地理等其他论著。

盗臧词语接龙

  • 1、1.古代对奴婢的贱称。
  • 2、1.收藏,密藏。详"臧去"。
  • 3、1.指仆隶役夫。
  • 4、1.贿赂。
  • 5、1.窝藏亡命之人。
  • 6、1.窝藏,隐匿。
  • 7、1.谓精选和训练驾御帝王所乘五辂的役夫,使皆善其事。《周礼.夏官.校人》:"秋祭马社,臧仆。"郑玄注:"郑司农云:'臧仆,谓简练驭者,令皆善也。'玄谓:仆,驭五路之仆。"孙诒让正义:"先郑释为驭者,嫌与下讲驭夫无别,故后郑补释之,凡五驭通称仆。"后泛指训练御者。
  • 8、1.谓隐藏器识,不露才能。
  • 9、1.收藏,珍藏。去,"弆"的古字。密藏曰弆。
  • 10、1.复姓。春秋时,鲁孝公子彄食采于臧,为臧氏。其后人达生武仲纥,为臧孙氏。见《元和姓纂.唐》﹑《通志.氏族四》。
  • 11、1.贪污。
  • 12、1.赃物。
  • 13、1.贪赃的嫌疑。
  • 14、1.清康熙中期景德镇烧制的官窑瓷器。因康熙二十年至二十七年(1681-1688)臧应选驻厂督造,故名。以鲜红者为最。
  • 15、1.《庄子》寓言中的人物。指姜太公。文王至臧地巡视,见一丈夫钓,乃授政于臧丈人,三年而国家大治;文王问可否扩而广之,以至统治整个天下,臧丈人当夜逃遁。见《庄子.田子方》。后因用以为典。
  • 16、1.贪污受贿之罪。
  • 17、1.褒贬,品评高下。
  • 18、1.战国时鲁平公将见孟子,为其宠臣臧仓所阻。见《孟子.梁惠王下》。后因以臧仓指进谗害贤的小人。
  • 19、①好坏;得失:未知臧否。 ②批评;褒贬:臧否人物|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 20、1.谓因收受贿赂而被监禁。
  • 21、1.复姓。目《通志.氏族五》。
  • 22、贿1.贪污受贿。
  • 23、1.指贪污等秽行。
  • 24、克家诗人。山东诸城人。1934年毕业于山东大学。曾在抗日前线做宣传工作。建国后曾任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诗刊》主编、全国政协常委。著有论著《学诗断想》,回忆录《诗与生活》、《臧克家诗选》、《臧克家文集》等。

盗臧的相关查询

盗臧的意思解释、盗臧的拼音怎么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