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zānɡ pǐ  ]
  • ㄗㄤ ㄆ一ˇ
  • AUA DHKF
  • 动词

臧否的意思详解

词语解释

⒈  褒贬,评论。

陟罚臧否。——诸葛亮《出师表》
臧否政界。
臧否人物。

appraise;

⒉  善恶。

未知臧否。——《诗·大雅·抑》

good and evil;

引证解释

⒈  善恶;得失。

《诗·大雅·抑》:“於呼小子,未知臧否。”
郑玄 笺:“臧,善也。”
《左传·隐公十一年》:“师出臧否,亦如之。”
杜预 注:“臧否,谓善恶得失也。”
晋 葛洪 《抱朴子·释滞》:“世之谓一言之善,贵於千金,然盖亦军国之得失,行己之臧否耳。”
唐 白居易 《与昭义节度亲事将士等书》:“况 元阳 勤俭恤下,宽厚爱人,久在 河阳,甚近 泽潞,元阳 臧否,卿等合諳。”
清 顾炎武 《菰中随笔》:“吏曹案资署官,犹惧不给,何暇考察名实,区别臧否者乎?”

⒉  品评;褒贬。

汉 张衡 《西京赋》:“若其五县游丽辩论之士,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釐,擘肌分理。”
三国 蜀 诸葛亮 《前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唐 吴兢 《贞观政要·慎终》:“陛下不审察其根源,而轻为之臧否,是将使守道者日疏,干求者日进。”
明 方孝孺 《馀庆堂记》:“智可以臧否万物,而不能必其子孙之皆贤。”
季羡林 《西谛先生》:“我们经常高谈阔论,臧否天下人物,特别是古今文学家,直抒胸臆,全无顾忌。”

国语辞典

⒈  善恶得失。

《诗经·大雅·抑》:「于呼小子,未知臧否。」
《文选·诸葛亮·出师表》:「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⒉  评论、褒贬。

《文选·张衡·西京赋》:「街谈巷议,弹射臧否,剖析毫厘,擘肌分理。」

法语翻译

das Gute und Böse

臧否词语接龙

  • 1、1.穷困;时运不好。
  • 2、1.闭塞不通。
  • 3、1.《易》的两个卦名。"否"为天地不交;"剥"为阴盛阳衰。后多以指时运乖舛。
  • 4、1.壅蔽之道。
  • 5、1.鄙陋之德;微德。否,通"鄙"。
  • 6、①否认事物的存在或事物的真实性(跟‘肯定’相对):全盘~ㄧ~一切。 ②表示否认的;反面的(跟‘肯定’相对):~判断。
  • 7、1.犹言不是不是。多用于应对。
  • 8、1.谓无知的妇人。
  • 9、1.见"否隔"。
  • 10、1.亦作"否鬲"。 2.隔绝不通。
  • 11、1.阻滞,郁结。比喻运数不好。
  • 12、否定(议案):提案被~了。
  • 13、1.犹苦口。
  • 14、1.犹乖戾。
  • 15、1.犹言困顿受挫。
  • 16、不承认:矢口~ㄧ~事实。
  • 17、1.闭塞不通。 2.犹困厄。
  • 18、1.《易.否》:"九五,休否,大人吉。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后因以"否桑"比喻命运。
  • 19、1.《易》的两个卦名。天地交,万物通谓之"泰";不交闭塞谓之"否"。后常以指世事的盛衰,命运的顺逆。
  • 20、本为《周易》里两个卦名。天地交而万物通,叫“泰”;天地不交万物不通,叫“否”。用以指世道盛衰、人事通塞、运气好坏等:否泰如天地,足以荣汝身。
  • 21、1.邪恶之心。
  • 22、1.厄运,坏运。
  • 23、1.成败;善恶;优劣。否,恶;臧,善。 2.品评,褒贬。
  • 24、连词,是‘如果不这样’的意思:首先必须把场地清理好,~无法施工。

臧否的相关查询

臧否的意思解释、臧否的拼音怎么读?